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在丽江慢慢地走 |
[游记]在丽江慢慢地走 |
2007-07-21 tuniu.com |
再怎么个急性子,到了丽江,脚步是一定会慢下来的。 再譬如,迢迢关山飞渡的长江也是这样。从雪域高原激流而下的江水,急湍湍,兴冲冲,一个念想儿赶着去赴与大海的万里之约,自是心无旁骛,无暇他顾,只管一路劈崖挟沙,在高山深壑间穿行狂奔。却不料一到丽江的石鼓,突然来了个一百多度的急转弯,生生刹住了脚步。我颇以为然的一个浪漫而又合乎情理的解释,自是美丽温情的丽水,让桀骜不驯的长江为之心仪神往而忘却赶路了罢。 那么,对那些远道迩来的游人呢。尽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譬如我,一个暂离了平素的生活场境走进这方古城的异乡客,栈留不过短短几日,回味却如陈年窖酒般醇厚、悠远而绵长。 走过一些地方,其中不乏名城古都,与之相比,方圆不过十里、建制不到千载的丽江不够显赫也尚不算“老”,而依个人的印象,反倒感觉后者更来得蕴意涵澹和积淀丰厚一些。不是么,在高原上亘立了亿万载的玉龙雪山是沉静而从容的,被雪山拥着走过八百年尘世沧桑的古城也天然承袭了这份秉性,甚至这种骨子里的沉静和从容不仅让街面上走着的古城人一个个气定神闲,还濡染了走近她的来自不同国度和地域、有着不同肤色和语言的人们。 在丽江的那几日,早早晚晚我便往古城里去。每次去,城中的街街巷巷里都满是人。不过奇怪的是,在攘攘的人群里走着,却一点都没有嘈杂、吵嚷、喧嚣的感觉。相反,每个迎面走来或擦肩而过的人,脚步和神情都仿佛如出一辙,都是那么悠闲和散漫。我相信他们大都如我一样是丽江的匆匆过客,兴许昨天我们中的很多人还“漂”在繁华而浮躁的都市里,几天后或者再长一些日子,我们中的大多数又将回到惯常的生活中去。而彼时,我却恍惚以为自己就是这座古城的土著了:在或曲折逶迤或平直宽展的石板路上走着,脚步任由行止,无处不可驻足,随时皆可凝眸——小桥,清流,绿的树,青的瓦,红的灯笼,几尾自在的游鱼,一爿蓝蓝的天,前面两个衣着朴素而又鲜艳的纳西族少女正向河里放着花灯,蓦然回首,层层叠叠的古楼老宅间又倏尔闪现雪山莹亮的一角,所谓一步复一景、相看两无厌用在这里是最恰切的了吧。 走在古城里,不用问询方向,也无须察看路标,只管贴着街面上的淙淙流水,跟着水里自在的鱼儿信步游移,每一家客栈都似曾相识,每一处宅院却又各具特色,不由人不停下来细细端详。而一块镌了纳西文字的木牌,一幅绘了滇地风情的朴素蜡染,一挂丁冬作响的风铃,不由人不摩挲把玩难以释手。一回首,街角的一个纳西老人又倏然触动了我的心弦——禁不住想起自己的外婆或者祖母了,以至于我情不自已地想偎过去,伏在她的膝头,听她漫漫絮叨一些久远了的前尘往事,譬如茶马古道,譬如四方街,譬如木府…… 上得万古楼,一幅谐和恬淡的古城全景图在眼前毫无遮拦地展开。想想吧,一座老城,万间古宅,被坦荡热烈的高原阳光炙晒着,被沁凉清淙的雪水滋润着,被苍老得白了头的玉龙山揽在胸前,被澄澈的蓝天和简洁的云朵拥在怀里,当然有理由将凡尘俗世抛开,也当然可以让烦琐繁复的生活回归其简单的原质和淳朴的本色。于是,陪丽江慢慢老去,成为一些在古城慢慢走着的人脑际闪过的念头,也就不足为怪了。 将要离开丽江的前一天,我还把写了朋友地址的明信片投进丽江四方街头的一个邮筒,当然,我也没有忘记给自己寄了一张——可等回到岛城后几近半月,它才姗姗抵达我的桌前——敢情邮车的脚步也为古城所耽留了呢…… 原贴地址:http://club.travel.sohu.com/r-travel-55013-0-37-0.html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
转自:http://www.tuniu.com/places/posts/1199419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