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揭秘:用黄金打造天安门的秘闻

[游记]揭秘:用黄金打造天安门的秘闻

2008-07-01    sina.com.cn

具有500多年历史的天安门城楼是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象征,是目睹封建王朝兴衰更迭的历史见证人。

元朝时,有一位名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著名旅行家来到中国,看到“大汗之城”元大都那富丽堂皇的宫殿和景色优美的花圃后,大为赞叹道:“城是如此美丽,布置如此巧妙,我们竟是不能描写她了。”他后来写的《马可·波罗游记》,因有大都城的记述,而使这座古城得以传播,名扬世界。元朝虽未建造天安门,但它另择新址的建筑格局以及元故宫、宫廷广场的定位,却使明代始建天安门具有了可行性。

明成祖朱棣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得皇位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决定把首都从南京迁到他的“龙兴之地”北京。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基础上,吸取历代都城规划的优点,又参照南京规制营建而成。“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实际上,北京新建的宫殿比南京的更加壮丽。它外城包着内城南面,内城裹着皇城,皇城又包着紫禁城,全城形成一“凸”字形。内城基本亡取元大都旧址,明初北墙向南移五里,至今德胜门、安定门一线,后又将南城墙向前推移到今正阳门一线。内城有九门,正南为正阳门(即元代丽正门);皇城在内城中央,共有六门:东有东安,西为西安,北为北安,广场南侧为大明门,承天门左为长安左门,右为长安右门。宫城又称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共有四门:南为午门,北为玄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由于南城墙向南拓展,皇城与紫禁城也依次南移,皇城南移到今天所见的位置即长安街北侧。皇城的中门,根据明南京城的名称改称承天门(今天安门),承天门内仿照南京城布局建造端门。宫城南移到现在紫禁城的位置,正门由元代的灵星门改称午门。
在营建紫禁城的同时,又利用午门前方的中心御道左 右两侧,按“左祖右社”规制建造了太庙和社稷坛两组严 格对称的建筑群。此外,在承天门(清代改称天安门)前开辟一个“T”字形的宫廷广场,广场东、西、南三面都修筑了宫墙,使广场封闭起来,并在东、西两翼和南端凸出的一面,各开一门即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和正南方的大明门(清代改称大清门)。

承天门属皇城中的重要建筑。承天门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时,只不过是一座黄瓦飞檐的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坊,牌坊正中高悬“承天之门”匾额。承天之门寓有“承天启运”和“受命于天”之意,喻示封建皇帝是“受命于天”的,替天行使权力,理应万世为尊。
明天顺元年(1457年),承天门遭雷击起火被毁,当时没能立即恢复,直到成化元年(1465年),才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这次重建,奠定了今日天安门的形制。

由于兵火战乱,长期失修,建筑结构已严重坏损变形,加之过度采汲地下水和城楼自身重量,主体已严重下沉。解放后虽多次维修加固,但未能彻底解决问题,尤其1969年河北邢台地区发生了6到7.5级强烈地震,天安门城楼损坏变形更甚。为确保安全,1969年底国务院决定:彻底拆除天安门城楼,在原址按原规格和原建筑形式重新修建一座天安门城楼,建筑材料全部更新。

毛泽东批示:原样不动,尺寸不变

天安门城楼结构复杂,工艺难度大,有人提出请外国人承包,但他们提出需5年或3年,最快也要两年时间才能修完。周总理说,我们不能崇洋媚外。紧接着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组成了由总参、北京卫戌区、北京市革命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天安门城楼重建领导小组”,被指定承担这项政治任务的是北京第五建筑工程公司。

北京第五建筑工程公司按部队编制,组成了木工连、瓦工连、彩油连、架子工连和混合连5个施工队。

天安门城楼长66米、宽37米、高32米,要将这个庞然大物整个罩起来,为它做“世纪手术”,难度可想而知。如果用钢管搭架,需一个月。工期紧任务重,架子工人用数根杉篙绑在一起,层层连接,用苇席搭起天棚,除留出送料的循环马道外,整个城楼被包裹得严严实实。而搭起这个跨度如此之大,堪称世界之最的“天棚”,仅用了8天时间。

当时中国正处于内忧(文化大革命)外患(中苏关系紧张)之中,完成这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意义尤为重大。为严守秘密,不仅北京市市民不知道,就是近在咫尺的中山公园、民族文化宫的工作人员也不知被苇席围起的天安门在干什么。所有参加重建的人员更要严守秘密,不准和任何人说,甚至家人,这是政治任务。

拆城楼前首先要进行测量,测量后的数据直接报告给毛主席,毛主席批示:原样不动,尺寸不变。

重修用去12斤黄金

天安门城楼除底座是砖混结构外,整个城楼为木结构。这次重建除保留底座外,全部重建。天安门城楼究竟由多少块木料组成,谁也说不清。被拆的斗、拱、声、柱相互咬合,上下垒叠,环环紧扣,严丝合缝,如此庞大的木结构体却找不出一颗钉子。这么复杂的工艺是怎么做的呢?连木工连组长、八级木工姚来泉都有点挠头。

他们用塔吊先将城楼西南一个整角吊起,拉到中山公园水榭北侧,每拆一根,在旁边按原样码好,可拆完了,就是码不出原样。古建筑专家郭老琢磨了半天之后说,拆下的声、斗、拱虽然次序对,但有的方向不对。后来又把拆下的每一根木料都顺序编号,画草图,拍照片,并写清内、外、上、下、左、右,把拆下的东西反反复复按原样码了几遍,终于弄明白了。

天安门城楼有60多根柱子,最粗的直径1.2米,最小的也有0.6米,每根12米长,重7吨以上,一个15吨卡车只能拉一根柱子。当时曾在海南岛和西双版纳原始森林找到了质地较好甚至更大的原木,但运输成了问题,火车时间太长,直升飞机吊不起来。最后许多木料是从加蓬和北婆罗洲进口,这种木材似红木,质坚,颜色为红或黄,遇火不着,只冒烟。干了多年木工的姚来泉,从没见过这么好的木材。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79f1a01000bbl.html50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