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从回龙观到王府井

[游记]从回龙观到王府井

2008-05-22    sina.com.cn

家在城北——从回龙观到王府井

2006-10-24 15:16:12

大中小

回龙观

住在郊外回龙观,北京城最北的郊区了,以前这里一片荒凉,渺无人烟,后北京不断发展,再加上回龙观沾上龙字,自然多少有点龙气,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在此落脚。

家在城北,每天清晨我就早起发出,经过58-68分钟的路程赶至王府井上班,城铁转乘地铁,虽说很远,但比起城内的堵车的人来说,何其幸甚,还可以一路浏览北京城的南北大动脉上的人事、物事,从农村到城市,从落后到繁华,从宁静到喧嚣。途中经过回龙观-龙泽-西二旗-上地-五道口-知春路-大钟寺-西直门,然后转乘2号线地铁西直门-车公庄-阜成门-复兴门,再转1号地铁复兴门-西单-天安门西-天安门东-王府井,一路下来,除了城铁上的所有站能观览之外,还有唯一的一个站就是王府井了。要谈起这些地方,首先就要从我的根据地回龙观谈起。

回龙观属于昌平区,说是回龙观,其实是西三旗,位于八达岭高速路东侧,离沙河镇不远,城铁称为回龙观站。回龙观其实有一个村叫这个名字,因为女友住那我才知道。我住的地方就是西三旗,离西三旗步行也就15分钟,但是我更喜欢回龙观这个名字。相传明孝宗朱祐樘18岁即位时,尚能临朝视事,可没过多久,他就懒于朝政了。因为他迷恋上道教,每日里与几位道士谈经论道,有时十天也不上一次朝。这使满朝文武大臣极为不满,皇太后更是大发雷霆:长此下去,怎能治理好国家?朱祐樘一想,不让我在宫里谈经论道,我另找地方。于是他以谒陵驻跸为由,传下一道御旨,仿照永乐皇帝在沙河东边修建的行宫(巩华城),也在沙河南边修了一座,并赐名“玄福宫”。从此他就借谒陵的名义,经常到宫里谈经论道,再也不理朝政了。不想他吃了一个道士炼的长生不老丹后,就一病不起,不到一年的工夫就一命呜呼。明武宗朱厚照即位后,每次谒陵时也在此驻跸,但为了告诫自己早时回朝理政,别像先王那样痴迷道教,误国误民,便把“玄福宫”改为“回龙宫”。因道教的庙宇多以某某宫或某某观而称,所以人们又将“回龙宫”俗称为“回龙观”,其遗址至今尚存。
常跟朋友们开玩笑说,俺就是回龙观的观主,这边的地盘我做主。经过几百年的流逝,那座观早已经不经,物不是人亦非,然回龙观的名称却长久下来。

除了东直门、西直门这两个人流最多的城铁站之外,可能就要算得上回龙观了。回龙观占分东西两个入口,每天清晨人流涌动,略显城北的人气。这里住着的人大多是准备在北京落脚却不算宽裕的外地人,我也是其中之一,回龙观的物价和低价在北京城中算是便宜的了,交通还算便利,很多打工一族就来此聚居。这边的购物和娱乐虽说比不上城内,可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最大的超市有物美,据说每天人流量达到1、2万,甚至更多,小一点的有小白羊、京客隆等,附近还有大小不等的家具城、服装城、五金等商场,娱乐场所比较复杂,城里玩的,这里都有,而且价格还便宜的很。至于吃饭的地方嘛,那些商家早就厮杀了,人是离不开吃的,就城铁附近就有十几家,更别说各个小区了。

每天清晨,忙碌一天的人们刚从睡梦中被种种压力惊醒,形色匆匆,脸色朦胧,略显疲惫,在城铁里或恍惚,或听音乐,或看报纸,清晨很少有人大声聊天的,所以我很喜欢清晨,比起黄昏的喧闹,我享受着宁静,欣赏着形形色色的神态,从中看出人生百态,社会万象,其中有蝇营狗苟、物欲横流,世态炎凉,更有和颜悦色,温馨从容!

龙泽

龙泽要算这条线上最小的站了,其实龙泽离回龙观村更近,应该为回龙观更贴切,龙泽名称的由来有点莫名其妙,我想可能是龙在此混过,多少有点龙游浅滩的意思。

从回龙观到龙泽只需两分钟左右,龙泽到西二旗三分钟多一点,西二旗到上地也是三分多钟,而上地到五道口需要五分多钟,所以从回龙观到上地之间只须两站即可。这个龙泽站就是多余的那个站,龙泽和回龙观的距离太近了。而龙泽和回龙观的人文环境也很相似,住的人群也一致,之所以有这一站,我想可能是因为政府出于对城北的支持吧,也可能是房地产商看上了附件的廉价地,政府官员做了顺水人情,其中的奥妙我这个老百姓就无从得知。

龙泽和回龙观何其相似,清一色的经济适用房紧贴城铁铁轨的北面,而城铁的南面相对荒废,印象中仅有一少林武校在路南,还有就是一条铁轨,很少见火车,我只见过两次,还是拉煤的货车。南北的差距可能相当于中国的八十年代初期和九十年代末期,这个现象在北京很普遍,我一直觉得很怪,隔一条街,相对的风情和繁华程度能相差几十年,很纳闷!后来觉得可能在大多的唯物主义者面前,风水也是很重要的。对于几千年的相术而言,一风水,二八字,三相貌,四名字,风水的分量太重了,所以北京城的北五环远远比南三环要好,因为在老北京人的眼里,北边是上风上水上领导。

从龙泽上来的乘客来看,可能要比回龙观略为年轻,龙泽附近的小区相对也比回龙观要好点,而房价相差无几,所以龙泽看起来要显得稚气一点了。

对于这个多余的城铁站而言,尽管乘客有限,但总也算是我眼睛的一道风景,虽说不上特立独行,但多少还是会给你一些新奇的,我想以后会更多!

西二旗

从龙泽到西二旗满眼尽显北京城郊之荒凉,铁轨两侧挤满无以冠名的植物,或许应该说是杂草,没有规则的形状,仿佛是被随手丢弃,撒落于城铁边上,凌乱的草丛给人以荒芜的感觉,深入其中却有神秘和不安的感觉。曾经听一个朋友讲过其惊心动魄的一场经历,足以吓人一身冷汗。这个朋友于前两年在类似于荒芜的植物和光秃的山坡之中游走,在一鸟不拉屎的地方正小解,忽然从草丛中串出几个军人,几秒钟之内朋友被带走,蒙上眼睛,在一个昏暗的地方接受审问。朋友一行人中正好有个军区干部的儿子,经核实后他们才被放回。每当朋友说起时,身上冷汗阵阵,要不是有位军队里的朋友,他们可能从此消失,人间蒸发了。去往西二旗的这条路也常常给我这种感觉,荒凉、荒瘠却有一丝阴森恐怖。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对人的一种形容,外表荒芜,内部豁然,可以对此类荒凉地加以修饰。

其实,清晨时分,这些“洒脱”的植物们也被大自然装扮得妩媚起来,清晨的雾气笼罩在他们的枝干上,或露珠,或气雾,或冰点,悬挂在空中,似凝固、似飘舞、似袅袅……荒寂中欣赏出美,才是融于自然、天地合一的最高境界。

西二旗的这段城铁也是13号线地铁的最独特的一段,因为其间有一条长长的隧道。这条隧道占龙泽至西二旗路段的二分之一多,需要一分钟多的时间方能通过,每次通过隧道的时候,列车内都要开上灯,不管白天还是夜晚。隧道内一片漆黑,城铁内的亮堂使得车窗的玻璃格外明净,比镜子更好照扮。晨起的人们往往会在这个时候不自觉地整饰其自己。列车通过隧道的时候总会有呼呼的响声与铁轨的声音相呼应,仿佛在提醒人们我们即将通过短暂的黑暗走向光明。

隧道总会给你一种特别的感觉,记得中学时学英语的时候,老师总讲到“look
out”一词,于是就讲到了一个跟隧道有关的典故,说一个人在快通过隧道的时候,听过身边的人说了“look
out”一词,他竟把头伸出来张望,还好没有被抹掉。于是老师就说“look
out”一词在特定环境下的意思不是向外看,而是指当心。至今记忆犹新,尤其在穿隧道的时候,格外清晰。

每次列车通过隧道的时候,列车员都要提前开灯,防止列车在隧道时黑暗而引起混乱,同时也为了方便一部分乘客阅读报纸等。而我常常会想起一个推理故事,当作我对开灯的第三个原因的理解。这个推理题是这样的:一个人坐火车去邻镇看病,看完之后病全好了。回来的路上火车经过一个隧道,这个人就跳车自杀了。这个病人是个瞎子,治疗好之后再次坠落“失明”的边缘就崩溃了。

列车进入西二旗站就豁然开朗了,神州数码大厦矗立在铁轨的西侧,伟岸雄壮,象征着中关村企业的辉煌乃至中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作为联想集团前总裁柳传志手下的二虎将之一,郭为开辟了神州数码的荆棘,为中关村乃至国内企业冲锋陷阵。因此在神州数码下建立城铁西二旗站就显得有理有据了。

上地

上地是个好地方,不仅仅是因为这里作为北京新的经济开发区而迅速发展,也不是仅仅因为这里居住着许多土生土长的老北京,而是因为每次城铁经过此地时,会冷不丁地挤进几个小美女来,让你惺忪的睡态顿时清爽了许多。

这些小美女们十有八九是做前台工作,她们大多是北京本地人,一看打扮就知道。她们的打扮一般分为两种,其一很休闲,牛仔、运动服、休闲服、运动鞋或球鞋,这种傻不啦叽的装束就成了她们所谓的休闲;其二是时尚,离子烫、陶瓷烫、眼睛抹的跟酱烧茄子似的,嘴唇像红萝卜裂了个口子,上身的衣服就不谈了,她们的下身一般很紧或很松(这里指衣服,没有其他意思),紧的把她们的腿勒的跟青蛙似的,松的那种就是超短,你要余光可以看到臀部,这种妖艳类似鸡的打扮就成了她们所谓的时尚了。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07fb63010006mb.html62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