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旧时胡同的记忆(四)金鱼胡同(下)

[游记]旧时胡同的记忆(四)金鱼胡同(下)

2008-05-22    sina.com.cn

再向西就是理发馆,上海迁京的四联,最初就在这里落户,我上学必须经过这里,听那些理发师讲上海话也是一个乐趣,这里1957年之前进进出出的多为资产阶级的太太小姐。胡同拐角是一个卖金华火腿、南味香肠的肉店,也有鲜肉出售,不过在1960年代这里经常没有商品,一个家庭一个人一个月三两肉?半斤肉?已经记不清了。 

胡同的南边是军队大院的大高墙,再向西就是鼎鼎有名的吉祥戏院,我的大姨在1954年左右有兴致带我看评剧,记得有新凤霞的师傅演出的《小女婿》,里边的杨香草着实叫我着迷一阵子、放学的时候,经常看到剧场的水牌上写有《野猪林》等字样,胡琴,京剧的唱腔荡漾在剧场上空。在剧场的旁边有翠华楼,那时的有钱人遗老遗少们可以吃过馆子,下楼听戏。不过到了60年代就萧条多了。再往西就是鼎鼎有名的东安市场了。在金鱼胡同的这个门为北门。

据1933年统计,东安市场内有店铺和商摊近千家。东安市场的繁荣,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位置优越,有很好的商业环境。清末,这里的贵邸豪宅很多,借着“新政”的推行,大公主府总管刘燮之冲破清代内城不许开设戏园禁令,在这里建了吉祥茶园,为促成娱乐消费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再一个是这里的商家,各有自己的一套富有特色的经营之道。三是全天候营业,这给传统的市场带进了新概念。东安市场里面的商铺和商摊,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由东安门外大街迁过来的,因为那里修马路;一部分是由前门外大栅栏一带迁来的。据一些人回忆,旧时的东安市场“只有北半部分店铺较多,而南面则多是摊棚和空场。市场有门4个,即北门、西门、中门和南门。南北向的正街是其干线,和干线垂直相交,自北向南有头道街、二道街、三道街3条。自头道街起,在正街的东西两侧还有两条与之平行的东街和西街。从北门到三道街,从西门到头道街的东头,这一块基本呈正方形的场地,是早期发展起来的地区。从西门向南的一线上开有市场的中门和南门。从三道街起向南的场地呈长方形,这一地区是后来发展起来的。东安市场一开,“未数日,百货杂陈,竟成市集,商贾皆至,愿受一廛,乃准领地建屋,各设店号,日盛一日,详定规章,增警专管,遂成东城闹市,成为北京有市场之始。”是当时的写照。

从北门进东安右边就是有名的稻香村,我初中的一位姓杨的同学放学的时候最爱用一毛钱买几个酱的鸡胗吃,谢冕先生在《东安旧话》中说“那时游北京城,可以不去八达岭,不去十三陵,却不能不去东安市场。不到东安市场等于没到北京。”为什么?我猜想,就是因为东安市场那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氛围,和带有那么一点人文气息的商业生活方式。东安市场名店云集,要不怎么说“若论繁华首一指”。这里的名店和其他地方也有不同,谢冕说:“记得有卖百货的、卖小吃的、有卖旧书的,当然也还有北京老字号的一些铺面,更多的则是临街的摊点。这些店铺,门脸都不大,说不上华贵,但也并不寒碜,有一点旧皇城的老气。”其实这一句话就把旧东安市场的特点几乎全概括进去了。这里不能太豪华,也不能太寒碜,光有老字号,是不够的,字号老不老不重要,关键在于要有那么一点“老气”才好。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7fe37010007ku.html28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