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雍和宫游记攻略之雍和门雍和宫 |
[游记]雍和宫游记攻略之雍和门雍和宫 |
2008-06-10 yiqilai.com.cn |
正对昭泰门的是雍和门,这里原来是会客用的客厅,按照寺庙的布局,这里改成了迎客的天王殿。大殿的框架依然是汉族风格,屋顶为黄色琉璃瓦,因为雍正做过皇帝嘛,普通寺院是不能用黄色琉璃瓦的。大殿的门窗采用的藏族建筑样式。藏汉合并,我看着不算好看。藏族门只在中间开个类似落地窗户的开口,远不如通上通下的汉式大门显得宽敞大气。 天王殿内正面正中供的是木雕镀金大肚弥勒佛,笑迎八方客。旁边立着彩绘的四大天王,面目威严,手持法器,脚下踏八小鬼,是在震慑妖邪鬼怪莫要擅闯这佛门圣地。天王殿背面,大肚弥勒佛身后,供着韦陀像,韦陀金盔金甲,手持降魔杵,面向后面几个大殿的佛祖,是佛祖的忠诚护法。 大肚弥勒佛并不是印度传入的所谓弥勒,他是唐末五代一个叫做契此的游方僧人,由于经常被着一个布袋,又被称为布袋和尚。他长得皱鼻梁,大肚子,身体十分肥胖。他行为奇特,天将旱时便穿高齿木屐,天将涝时穿湿草鞋,人以此得知天气,而且他随处寝卧,冬卧雪中,身上一片不沾。他没有固定的住处,经常到市场上乞食,不管荤素好坏,入口便食,还分出少许放入布袋,更奇特的是他在哪里行乞,哪里的生意便分外好。他平时说法不多,后梁贞明二年(916)于奉化岳林寺东廊下入灭,临终前说了"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四句偈语,人们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弥勒佛的化身。契此游历于民间,很受普通百姓的喜爱。他留下的诗偈虽然不多,却都富有特色。他有一偈: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 这一偈语反映了当时游方僧人的生活,青目一句用了稽康用青白眼对待知己与俗人的典故,表明他不为人知的寂寞与孤独。 契此的大肚和布袋成为一种宽厚、包容的象征。他有一偈: 是非憎爱世偏多,子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皮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 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 彩绘的四大天王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持琵琶,着白装;南方增长天王,拿宝剑,着青装;西方广目天王,执龙蛇和多宝,着红装;北方多闻天王,掌银鼠和宝伞,着绿装。四大天王脚下的八个小鬼是一切邪恶的代表。 四大天王法器的象征也有一说。有说法是风调雨顺。另一说法是象征佛教中四种生成万物的基本物质——地水火风。琵琶为木制,木为土生,所以琵琶象征地;宝剑为金属打造,火中炼金,所以宝剑象征火;龙管行雨,所以龙蛇象征水;宝伞开合有风,所以宝伞象征风。 韦陀据说是佛祖的弟子,佛祖坐化后保护舍利子有功,后来以护法的身份,塑在庙门面对佛祖的位置。他手中的降魔杵不仅降妖魔鬼怪,更降心魔。这个韦陀像为木雕镀金,雕工精湛,可惜不准照相。 |
转自:http://www.yiqilai.com.cn/bin/view/travel/%E9%9B%8D%E5%92%8C%E5%AE%AB%E6%B8%B8%E8%AE%B0%E6%94%BB%E7%95%A5%E4%B9%8B%E9%9B%8D%E5%92%8C%E9%97%A836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