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卢沟桥事变爆发 |
[游记]卢沟桥事变爆发 |
2007-07-16 yahoo.com |
1937年7月7日,日軍進攻盧溝橋。盧溝橋橫跨永定何,距北平30里,為捍衛北平的屏障。駐守在平津一帶的中國軍隊是第二十九軍,總兵力約有10萬人。 7月7日夜10時,駐豐台日軍河邊旅團第一聯隊第三大隊第八中隊,由中隊長清水節郎率領,在盧溝橋以北地區舉行以攻取盧溝橋為假想目標的軍事演習,11時許,日軍詭稱演習時一士兵離隊失蹤,要求進城搜查。在遭到中國駐軍第二十九軍第三十七師二一九團團長吉星文的嚴詞拒絕後,日軍迅即包圍宛平縣城。翌晨2時,第二十九軍副軍長兼北平市長秦德純為防止事態擴大,經與日方商定,雙方派員前往調查。但日軍趁交涉之際,於8日晨4時50分,向宛平縣城猛烈攻擊。並強佔宛平東北沙崗,打響了攻城第一槍,中國守軍忍無可忍,奮起還擊,日軍在同一天內,連續進攻宛平城三次,均遭中國守軍的英勇抵抗。 7月8日,國民政府外交部為盧溝橋事變向日本大使提出口頭抗議。同日,日本內閣會議提出所謂「事件不擴大,就地解決」的方針,欺騙世界輿論,麻痺國民黨當局,爭取時間調集部隊。10日,各方紛紛報告,日軍已由天津、古北口、榆關等處陸續開到,且有大炮、坦克等向盧溝橋前進,已將大井村五里店等處佔領;平盧雲路也不通行。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談話,聲稱:「如果戰端一開,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這一談話,確定了準備抗戰的方針。7月20日,日軍第一批增援部隊進入華北。當日下午,日軍炮擊宛平城和長辛店。守城官兵在團長吉星文指揮下,打退了敵人多次進攻。21日,大批日軍抵達豐台。22日,日軍40輛汽車往返於天津與豐台運送軍火。25日,日軍在天津集結的兵力達6萬餘人。26日,日軍佔領廊坊。同日,日軍向宋哲元提出最後通牒,限令其部隊退出北平。27日,日軍向北平近郊中國守軍發起總攻。在全國人民抗日浪潮的推動下,二十九軍絕大多數官兵紛紛要求抗日,宋哲元感到求和無路,遂於7月27日發表通電:第二十九軍為自衛護國,不惜犧牲,服從南京命令,更請各界給以指教。並令二十九軍各部奮起抵抗。同日,第三十七師收復豐台車站,第三十八師一部收復廊坊,第一三二師在南苑與敵血戰。第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1892-1937,字捷三,河北高陽人)、第一三二師師長趙登禹(1890-1937,字舜臣,山東菏澤人)親臨前線指揮作戰,壯烈殉國,官兵傷亡約5000餘人。7月29日,日軍南北兩路向北平西郊推進,北平淪陷。30日,天津失守。日軍進攻盧溝橋,標誌著日本蓄謀已 |
转自:http://hk.myblog.yahoo.com/suanyongjia/article?mid=21424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