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介绍一下卢沟桥 4个月前 - 4个回答 - 15 - 检举 收藏寄给朋友检举 添加/查看意见(0)  渔夫 进士 最佳答案 - 由提问者4个月前选出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郊,因横跨卢沟而得名。卢沟一名桑干,是古渭水的一支。卢沟之名始于唐代,因水浑浊,又称作小黄河、黑水河、浑河等,河水经常泛滥,河道迁移不定,所以又称无定河。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巡抚于成龙等把卢沟河大加疏浚,并筑长堤防水,于是更名为永定河。现在,此河自怀来以上称桑干河,以下称永定河。 远在战国时代,卢沟桥一带已经是燕蓟地区的交通要道。卢沟桥渡口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渡口,在石桥未建成之前,这里已经出现了桥,并且已称做卢沟桥了。不过金代以前的卢沟桥只是应一时之需的临时性木桥或浮桥。现在的卢沟桥建于金代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开始建造,明昌三年(1192年)建成,距今已有800多年了。卢沟桥工程宏伟,艺术精巧,建成后大约一百年,世界知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经来到这里。他在他的游记里,对这座桥作了细致的描述,称赞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卢沟桥为石砌连续圆拱桥,共计11孔,全长266.5米,桥面宽8米,桥高10余米,是华北地区最长的古代石拱桥。整个桥体都是石结构,桥墩、拱券等关键部位,石与石之间,都嵌以带棱带角的铁银锭榫,把两石紧紧地连在一起。特别是桥墩的做法颇有特色,墩平面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尺寸较大,约占整个桥墩尺寸的十分之四,外形像一个尖尖的船头,它的作用是抗击洪水和冰块的冲击。为了减少冰块的威胁,在分水尖上还安置了一根约26厘米边长的三角铁柱,以保护桥墩,人们把这三角铁称为“斩龙剑”。桥墩顺水一面做成流线型,向内收进如船尾,使水流一出就可以分散了,减少了券洞内的水流挤压力。铁银锭榫,三角铁的运用,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造桥技术。 卢沟桥上的石刻十分精美,望柱、拦板上的石狮雕刻,素来为人们所称道。桥上石栏望柱共有281根,柱高1.4米,柱头刻莲座,座下为荷叶墩,柱顶雕刻有众多的石狮。石狮子是卢沟桥上的重要雕刻艺术,这些石狮子姿态各异,坐卧起伏,生动活泼,千姿百态,极富变化,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仰身转首,两两相对,仿佛彼此传语;有的抚育狮儿,好像轻轻呼唤,神态自然,妙趣横生。有的大狮子身上还有众多的小狮子,大的有十几厘米,小的仅几厘米,因为桥上的石狮子太多了,就产生了“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的谚语。多少次有人试图搞清数目,但数来数去,眼花缭乱,最后只好作罢,经过有关部门对这些石狮子进行了细致的编号、清数,才搞清了桥上共有石狮子485头。桥畔矗立着四座石碑,桥东北侧,有四根盘龙石柱,架起一座圆顶的石亭,亭中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有清乾隆皇帝所写的“卢沟晓月”,被称为燕京八景之一。 卢沟桥位于原宛平县城西侧,不但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物,又以抗日战争的发源地而名垂千古。1937年7月7日,在这里爆发了卢沟桥事变,揭开了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卢沟桥从此载入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史册。 4个月前- 检举 20 添加/查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