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卢沟桥之谜 |
[游记]卢沟桥之谜 |
2008-06-27 sina.com.cn |
卢沟桥在金代章宗时就被定为燕京八景之一,称为“卢沟晓月”。清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亲笔御题,每景点竖御碑一块,正面是八景名称,背面是七律一首。八景中“卢沟晓月”没有被改名。桥西有乾隆五十二年《重葺卢沟桥》碑,总高5.5米,龟蚨上四角有鱼鳖虾蟹。保存完好。康熙《察永定河》碑,碑反面有康熙四十一年十一月《察永定河诗》,碑总高3.79米,宽0.96米,厚0.33米,双龙脊顶。桥东有乾隆御笔《卢沟晓月》碑,高4.52米,宽1.27米,厚0.84米,碑心两侧及四边均浮雕龙纹图案。康熙《重修卢沟桥》碑,高4.53米,宽1.17米,厚0.57米,双龙纹顶脊,康熙八年十一月二十七御笔。 1986年评选新北京十六景时,卢沟桥景称为“卢沟狮醒”。因为卢沟桥畔宛平城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前白色花岗岩台阶有一大型雕塑——醒狮,象征中华民族的崛起。2005年7月4日新建宛平广场,广场中央在全部用黑色石材装饰的底座上,横卧一个从抗日战争纪念馆移装的重8吨青铜色横卧醒狮。 桥东为宛平县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建。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点燃了抗日战争的熊熊烈火,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卢沟桥不仅是一座雄伟的建筑物,也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革命纪念地。 卢沟桥畔是宛平城,城内有1987年7月6日落成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城外有38组青铜雕塑构成的抗日战争雕塑园,2005年7月4日落成的宛平广场横跨五环路上。 1989年雷击一头石狮子被震碎,重新塑造一个。近几十年来,对卢沟桥进行有机硅保护,并且十年大修一次。2004年8月29夜里11点多,南侧桥栏西起第18根望柱,狮头右侧被一身份不明的男子用木棍砸出一碗口破损,右耳被削掉。 卢沟桥四谜: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76b22a010002js.html33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