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病游云南 |
[游记]病游云南 |
2007-08-02 hexun.com |
发表者: miaoyang 束河古镇— 束河古镇离大研古镇很近,就穿过丽江的新市区,在另外一端。我们在客栈边上的民居租到了2辆自行车,戴上新买的帽子,兴致勃勃地出发了。自行车10/辆/天,押金一共400。 走到半路,我就后悔了,真应该打车去。高原上面,虽然静静的不动不觉得有什么不适,可是蹬自行车上坡这样的运动就有些吃力了,倒还没有觉得呼吸困难,就是双腿沉重的要命。太阳又来凑热闹。好不容易到了去束河古镇的最后一个拐弯处。我们遇到了一个当地的农妇,他招呼我们,说可以让我们便宜进古镇。我们这才知道束河古镇和大研古镇是不同的,束河古镇要购买门票。于是我们把自行车停放在他家的小院里,坐上一辆车,跟着他进了古镇。这样做的价钱是,35元一个人,是比门票便宜多了,不过有些为非作歹的犯罪感,当然也有些占小便宜的快乐。 束河古镇的大致结构和大研古镇基本上差不多,都有四方街,和弯曲的小巷。只是过了大石桥以后,那里的建筑更为古老,更有沧桑感,这里大概是当年的平民居所,没有大研古镇那里那么工整,但是有更多的真正的古石房。但是前面的入口部分的房子,多数是人造的仿旧建筑,没有什么意思了。束河古镇比起大研古镇,清静一些,这里人少,店铺也很多,但是没有满街的人头攒动,住在这里的人也比较少。老房子里的客栈和茶馆都充满了古旧的色彩,没有大研古镇清新,但是别有一份沧桑味道。茶馆外面远处荒芜的小路上,有人骑马跑过,一阵马铃声伴着马蹄声渐渐远去,不由得想起当年马帮往来的热闹非凡是怎样一番情景。 一、玉龙雪山 决定去玉龙雪山的前一天,我们打电话给一个在路上认识的包车的人,让他第二天早上八点在客栈下的小路上等,他们住在古镇里,车是可以进来的。价钱是早就商定好的80元钱。玉龙雪山里的不远,远远就可以望见,是丽江人的神山。我们坐车途中拜访了玉龙雪山脚下的一座寺庙,上了一炷高香,祈求平安。大概也是被那里的气氛感染,在破旧的寺庙里求了签,还点上了3盏酥油灯,在佛前长明七七四十九天,算是祈求全家平安健康。出的时候将哈达系在门口的绳索上,不知不觉捐助了几百的香火钱,却还很高兴,回家来想起古镇里的庙宇,有些好笑,我们人类的信仰,相信与不信,到底是怎么衡量的呢。 我们选择了骑马上山的路线,这样可以看到更多的景色也更有趣些。离开大研古镇的时候,在丽江市区,租用了2件防寒服,买了两罐氧气,以备万一。防寒服30/件,很干净,还是值得的,氧气20/瓶,为了防备突然出现高原反应,麻烦点也带着吧。因为高原感应式很可怕的,而且没有规律可循,并不是身体强壮就没事,也不是上一次没事下一次也没事,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出意外。 从骑上马的小村庄,走了一大段,到了一大片开阔的草地,远远的望见山坳里,有不少马匹在慢慢上行,更高处是白色的山峰。 回首望去,是一片烟雾蒙蒙的广袤天地,不禁长长出一口气,感觉到渺小的自己,感觉到在奇迹的自然中,再也没有自己可笑的小小的烦恼。 牵马人带着自家的小狗贝贝,和我们一路上山,地势时缓时陡,终于到了一出休息站,已经是中午时分。我们以为这就到了第三营地,结果,想到告诉我们,这只不过是刚刚开始爬山。虽然有点畏难情绪的出现,可是不管怎么样,还是先垫垫肚子准备下面的行程。看见了好吃的我就忘了别的,大吃起来,香甜的烤玉米,喷香的烤土豆,还有甜甜浓浓的牦牛奶,更是从来没有尝过的新鲜东西。你可别嫌这里简陋或者不卫生,在太阳里的背着风,吃起来,格外高兴。这里的价格比山下自然是贵得多,可是想到人家背上来的辛苦,也就觉得理所应当了。 吃饱喝足以后,继续上路。山峰渐渐靠近,风也渐渐冷气来,我们穿这棉袄,并不觉得热。在马上摇摇晃晃的到了第三营地,这里海拔大概3800米。要继续往前走的时候,天却飘起了小雨。骑虎难下的我们,还是决定继续往上走,不能被这一点点困难就打倒。可是雨天路滑,为了安全,有一段大概500米的路程,要徒步。我们下了马,在泥泞和马粪中爬起山来。快步走了几步,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呼吸变得急促,耳朵听到的风声变成了嗡嗡的声音,腿也酸起来,这才意识到,这是在高原,不可以那么快的走。与我们俩,五步一停三步一歇慢慢蹭上去。等到我们到了上马的地方,人家牵马的大姐,早就在树下歇着,小狗在背风处都睡着了。 可惜我们的相机不够专业,不能拍下来漂亮的小花。 路边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途中还遇到了几个放羊的孩子和生火做饭吃的牧民,热情的对我们笑。路边的松树上长着巨大的松果,颜色居然是蓝紫色的,这可是从来没见过。 继续骑马,感觉舒服多了。一路上出现了很多漂亮的野花,紫色、粉色、白色、蓝色、黄色,艳丽娇嫩的颜色,想不到会生长在高原上。野花遍地,连马儿都留恋,越走越慢了。 我犯了罪,摘了几朵野花,回去后就凋谢了,因此还被老公批评了。可是我觉得下次还是改不了,那些花儿太可爱了。 我们就这样一路走一路看,到达了二号营地,海拔4800米。雨,断断续续地下着。本来想上3号营地的老公,决定放弃最后200米海拔的高度,在山顶休息了一会儿就折返原路下山。我也送了口气,要知道上到5100米海拔,要摸到雪还要徒步15分钟,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那时候怕氧气就要派上用场了。天气不好,显然,大多数人,都没有选择上一号营地。 上山容易下 |
转自:http://miaoyang7477.blog.hexun.com/6004158_d.html25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