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一游记 |
[游记]五一游记 |
2007-07-28 sina.com.cn |
五一前就酝酿着去琉璃厂了,作为一个“文学青年”,在北京这么多年,竟然没去过琉璃厂,那怎么行呢,为了更好的冒充文学青年,这个风雅还是很有必要附庸一下的。顺带弄套文房四宝来粉饰一下门面。 四日磨蹭到近十一点,便和原实验室哥们一起过去,坐完城铁又换乘地铁,在和平门站下车,出地铁向南走了几百米便是了。 据说琉璃厂是中国古玩界的缘起,琉璃厂的历史可追溯到大辽时期,当时还是郊区,名为“海王村”,后来,元朝政府在这里开设官窑,为建城烧制琉璃瓦,琉璃厂因而得名。 逛琉璃厂,其实就是逛一条街而已,即琉璃厂文化街,据称这条800米长的街是一直统领着中国古玩界的摇旗者,两旁的老店新店都是古香古色的脸面,屋里摆着文房四宝、古旧书籍、古玩古董、碑帖字画等,走进百家老店荣宝斋,价值不菲的字画古玩让人咂舌。毕恭毕敬似懂非懂的浏览着字画,啧啧称叹,当然叹的多是价格,字画的水平还非我辈所能评判。 在中国书店买了本行书教程和元代书法家赵孟頫行书诗帖,又到荣宝斋买了笔墨纸,砚台实在太贵,只好忍痛割爱,到其他小店买个墨盒代替了。 走到巷子拐角处,店面已经稀疏,和同伴笑侃,这附近的巷子中,有多少为艺术而孜孜不倦的青年“艺术家”们蜗居其中啊。 逛到近五点,在旁边餐馆吃了顿饭,便打道回府。 到家备好纸墨,急不可待大书特书起来。记得就是初中练过几日,便搁置不写,对书法的热爱虽然不减,也只是钢笔乱画一通罢了。“挥毫泼墨”下来,看看自己的“杰作”,不尽满意,总感太缺灵气。总想一口吃个胖子,还好,正如老简所说,字的骨架还算不错,多加练习,写出能拿得出手的字来,还是很有希望的。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ba6b6b1010009ze15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