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虎坊桥游记(下)――参观纪晓岚故居 |
[游记]虎坊桥游记(下)――参观纪晓岚故居 |
2007-07-16 lvyou168.cn |
[转帖]虎坊桥游记(下)——参观纪晓岚故居 随着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热播,大名人纪晓岚在北京的故居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站在虎坊桥湖广会馆向东北看望去,透过盘绕在水泥花架上的古藤枝条,依稀可见一座旧式房屋屋檐下悬挂的“纪晓岚故居”牌匾。来到纪晓岚故居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刚才看到的那棵巨大的紫藤,据说是纪晓岚手植,几百年了,枝叶依然繁茂,每年四五月间,满树的紫色小花。 从紫藤的枝蔓下穿过,拾级进门,映人眼帘的是一个大屏风前摆放的纪晓岚白色石雕头像,原来他是个清瘦的学者,比电视剧里的形象严肃了许多。转过屏风是一间展室,展示着有关纪晓岚的介绍、逸闻趣事等图文。最引人注目的是陈列在展柜里的那杆长长的旱烟袋锅。人所共知,纪晓岚吸烟成癖,烟瘾奇大。我站在“纪晓岚介绍”前细读了起来,看看和电视剧给我的印象有什么不同。纪晓岚(1724—1805),名昀,字晓岚,河北献县人。清学者、文学家,官至协办大学士。领衔编纂《四库全书》,写了200卷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阅微草堂笔记》。大概情况差不多,电视剧偏重于轶闻趣事,不戏说就没人看了。阅微草堂,是纪晓岚故居书房的名儿,他的《阅微草堂笔记》,很多爱看书的人都喜欢。边想边走出展室,来到第二进庭院。 院内有一棵海棠树,也是纪晓岚当年手植。纪晓岚酷爱海棠,这棵海棠树,据说曾经记录纪晓岚与婢女文鸾的一段美丽凄婉的恋情。纪晓岚少年时曾与其四叔家聪明美丽的婢女文鸾相恋,两人情趣相投,都酷爱海棠。情窦初开的一对恋人,一次在乡下海棠树下玩耍,情动处,互为誓盟,订下终身,文鸾要纪晓岚先博取功名再回来娶她。谁知,二人命途多桀,文鸾兄长不肯同意,棒打鸳鸯散,文鸾为此忧思成疾,香消玉陨。纪晓岚深知文鸾最喜海棠,在京城有了宅院后,便亲手栽种下两棵海棠。多年后,纪晓岚四十八岁的某天,忽南柯一梦,梦见与文鸾一起在海棠树下卿卿我我,醒来,他独自来到海棠树下,感慨万端,写下一首《题秋海棠》的诗:“憔悴幽花剧可怜,斜阳院落晚秋天,词人老大风情减,犹对残花一怅然!”如今,海棠保留下来的仅有一棵。今人看到这株海棠树,自会想起这位风流才子的爱情故事,也难免会追忆起自身的青春、爱情与红颜故人。院子甬道东西草坪内纪晓岚看书,婢女文鸾在一旁弹琴的塑像,就是这个故事的再现。塑像栩栩如生,似乎主人依然生活在这里。纪晓岚“风流才子”的美名大概也是据此演绎而来,其实据史载他是个长相丑陋的矮个子。 院子北头是一间同样的厅房,正房三间一明两暗。中间堂屋是客厅,房内悬挂着启功题写的“阅微草堂旧址”匾额。西侧是书房,纪晓岚在此写作;东侧是卧室,陈设简单;每个房间内摆放着相应的硬木家具,古色古香,是经过考证复原制作的。草堂内所有的陈设都不是原物,而是从民间收购来的。这里是一座典型的四合院,面积不大却幽静典雅,如果没有文字说明,恐怕不会有人相信如此局促的院落竟是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的宅第,同样不能想象24卷《阅微草堂笔记》竟成书于此。故居工作人员介绍说:“其实,原来的故居是三进院子,有100多间房,紫藤在第一进院子中。现在的故居仅是原来西院的一小部分,现存面积已不足原来的三分之一了。” 北京是千年古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难得的喧嚣闹市之中的清幽之处,没有住过四合院的人,体验一下四合院,对着纪晓岚发一下怀古之情,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住过四合院的人来这里寻找纪晓岚,回顾自己的过去,岂不快哉。 转发自绿人网http://world.i090.com/displaymygreenshadow/296 |
转自:http://bbs.lvyou168.cn/dispbbs.asp?boardID=25&ID=325533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