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关于东交民巷使馆区的问题

[游记]关于东交民巷使馆区的问题

2008-05-22    sina.com.cn

关于东交民巷使馆区的问题。

2008-01-08 07:59:33

大中小

标签:文化

东交民巷在元代原名江米巷,为南粮北运的交通要地,因而得名。同时也是中国商贾聚集和驻留的要地。且因为具有商业中心的重要性,海关也设置于此。明成祖永乐皇帝迁都北京,重新规划北京城,都城规模向南扩展,划入内城。正阳门外建立棋盘街,将江米巷分为东西两段,西边称为西江米巷,东段则称为东江米巷。
明代以来,在此设置礼部、鸿胪寺与会同馆负责主管与接待朝贡的外族、外国使节事务,仅有藩属国安南、缅甸、朝鲜与蒙古得以居住于四夷馆。(清朝改称四译馆),清朝不许外国使节长期居住,一般以四十天为限。

 

清末时期(1860~1912) 驻华使馆的成立

 咸丰10年(1860),清朝分别与英、法、美、俄国签订天津条约,规定各国可派公使常驻北京,各国公使纷纷来华,觅地设置使馆,所得使馆面积不等。后至者为互相照顾而不愿与先来者的馆址远离。清朝既然容纳外国驻使,也不愿见其散居各地。于是各国使馆聚集于正阳门、崇文门之间内城地区,即在商民杂居的东交民巷。后来东交民巷的意义扩大为使馆区的代名词。

 

义和团事变时,围攻东交民巷

 光绪26年义和团从东西北三边围攻东交民巷使馆区,比、奥、荷、义四国使馆都遭焚毁,使馆人员于
6月23日 撤退,直到 7月15日
,相持五十五日不下。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使馆区始终未被攻下。
之后八国联军将北京城划分,便于管辖:正阳门、崇文门与宣武门以南为英美军,东直门到西直门以北由日军控制,朝阳门以南由俄军,阜城门由法军管辖,以北归义军管辖,内城则为比军管辖,分区占领。



德国使馆是1862年设立的,位于东交民巷路南、洪昌胡同北口西侧,与法国使馆隔街相对。1900年后,占用了广成木厂及附近大量民房,扩建使馆和建立兵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败,其兵营归荷兰使用。



辛丑和约之后的变革

 1900年12月,英、美、俄、日、法、德、
义、奥、比利时、西班牙、荷兰11国公使提出《议和大纲》12条,强迫清政府接受。1901年9月7日
,庆亲王奕劻、李鸿章代表清朝和列强订立「辛丑和约」,第七款规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防守」,划定使馆界,确定四至范围,南到东城根、北到东长安街、西至东交民巷西口(户部街)东到崇文门大街。清朝一度要求保留祭祖的堂子和衙署为办公之用,列强只答应保留吏、户、礼部和宗人府,其余一律搬迁。各国将使馆区道路,改称外国名,并用外文书写,如东交民巷改名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兵部街改名为Rue
Linevitch(李尼微支路),台基厂街改名为Rue Marco
Polo(马可波罗路)、御河西路改为Canal street、御河东路更名为Rue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c29da0100841q.html49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