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天坛-游记篇-才艺展示

[游记]游天坛-游记篇-才艺展示

2007-07-16    dllgb.com

圜丘

告别了福娃们往里走去不远,就到了被称为神秘的祭台的“圜丘”。圜丘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举行冬季祭奠大典的祭坛,俗称“祭天台”。圜丘的登坛石阶、各层台面和石栏板的数量,均采用“九”和“九”的倍数,以应“九重天”。据说,通过对九的反复运用,以强调天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圜丘上层台面中心有一圆石,称“天心石”,又称“太极石”。人站在“天心石”上讲话,有很强的共鸣效果,真是玄妙万端,就象人与天对话。据说各朝读官在此读诵给天帝的祝辞,声音嗡鸣,仿佛与天神交流。这坛圆石遂被命名为“亿兆景从”石。我们一家三口都饶有兴趣的在这块“天心石”上与上帝交谈了一番。

皇穹宇

离“天心石”不远处的“皇穹宇”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是用于平日供奉祀天大典所供神牌的殿宇。皇穹宇殿高十九点五米直径十五点六米,木拱结构,严谨、精致,上覆蓝瓦金顶,精巧而庄重。殿内天花藻井为青绿基调的金藻井。中心为大金团龙图案,是古代建筑的杰作。

皇穹宇的围墙就是举世文明的“回音壁”。据介绍,这座圆形围墙使用的山东临清城砖磨砖对缝砌成的,临清砖质地细密,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游人对墙说话,声波沿着光滑的圆形围墙连续反射,向前传播,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俩人相距五六十米,中间尚有两座大殿相隔,说起话来对方都能清晰地听到。一问一答就象打电话一样,真是妙趣横生。无怪乎“回音壁”,又称“传声墙”。我们没有放弃这个好机会,对着墙打了好一阵子“电话”。

祈年殿

从皇穹宇的成贞门走出向北去,经过长约三、四百米的丹陛桥就到了“祈年殿”了。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为“大祀殿”,为一矩形大殿,用于合祈天地。嘉靖二十四年(1454)改为三重檐圆殿,殿顶覆盖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寓意天、地、万物,并更名为“大享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改三色瓦为统一的蓝瓦金顶,定名为祈年殿,是孟春(正月)祈谷的专用建筑。

祈年殿殿高三十八点二米、直径二十四米(有材料称殿高三十二米、内径二十九米)。大殿之内金碧辉煌、富丽庄重,设有众多神位。据说进入大殿,仿佛置身于天上宫阙。大殿内部开间还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有的一例。

祈年殿是古都北京象征性的建筑,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神殿。它的卓越不仅在于其精巧的建筑设计,更在于其建筑结构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天文知识,殿内的内容丰富得很。可惜,不知是何原因大殿暂不开放,我们无法进去观展、拜谒,只有在殿外听听介绍、合影留念了。对于天坛内的其他景点也就没有兴趣一一去游览了。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后经明·嘉靖、清·乾隆等朝增建、扩建,建筑宏伟壮丽,环境庄严肃穆。可以说天坛集明、清建筑技艺之大成,是中华民族聪颖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建筑的珍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天坛的文物古迹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保护和维修。历尽沧桑的天坛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宏伟的建筑风格。成为东方古老文明的写照,理所当然地成为国家的重点保护文物。早在一九六一年国务院就已经确定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八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对于这一殊荣,天坛是当之无愧的。

转自:http://www.dllgb.com/web/ReadNews.asp?NewsID=179826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