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天坛|天坛景点介绍 |
[游记]天坛|天坛景点介绍 |
2007-12-07 tripdv.com |
天坛,建于15世纪上半叶,坐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古松环抱,是一组精美、庄严肃穆的祭祀建筑群,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庙宇观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同时,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时期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祷丰年的专用祭坛。天坛坛域近方形,南侧两角为直角,北侧呈圆弧状,体现中国古代对天地的认识“天圆地方”。天坛坛域由两重坛墙环护,外坛墙南北相距1650米,东西相距1725米。内坛墙南北相距1243米,东西相距l046米。中心称“内坛”,两坛墙之间的地段,称“外坛”,主要入口设在外坛西侧。 祭祀建筑集中于内坛,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是“圜丘坛”,北部是“祈谷坛”。南北两坛由一条长360米高出地面的砖砌甬道——丹陛桥相连,组成长1200米的天坛建筑轴线。圜丘坛占地44.66公顷,由圆丘、棂星门、皇宫宇、神库神厨、宰牲亭组成,每年冬至日,在此举行“祭天大典”。祈谷坛占地72.34公顷,主体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神厨、宰牲亭、长廊,每年春季在这里举行“祈谷大典”,祈祷丰年。 内坛西天门内偏南位置建有一城濠环绕的宫城,名“斋宫”,是皇帝祭祀前“斋戒”期间居住的宫室。内有无梁殿、寝殿、钟楼等建筑,占地4公顷。外坛西部偏南有附属建筑“神乐署”(管理祭祀乐舞)和“牺牲所” (圈养牲只)。 天坛的主体建筑是祈年殿,每年皇帝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年殿是一座三重檐攒尖顶圆型大殿。该殿是按所谓“敬天礼神”的“天数”而建的。殿高九丈,取“九九”阳极数之意。殿顶周长三十丈,表示一个月有30天。大殿中部有四根通天柱,又称龙井柱(高18.5米,大头直径1.2米),古镜式柱础,海水宝相花柱身,沥粉堆金,美观壮丽,是一年有四季的象征。中层金柱十二根,象征一年12个月,外层有檐柱十二根,象征一日12个时辰。中、外层柱数相加为二十四柱,是一年中有24节令的象征。三层相加有柱二十八根,象征天上的28星宿。再加上顶部的八根童子柱(短柱),则为三十六柱,象征36天罡。大殿宝顶有一短柱,叫雷公柱,是皇帝“一统天下”的象征。 景区官方网站 http://www.tiantanpark.com
|
转自:http://www.tripdv.com/view/v/zl_32662.html52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