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天坛游记 |
[游记]天坛游记 |
2008-05-06 163.com |
天坛游记 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世界文化遗产”,集这些称呼为一身的天坛总是让人向往!昨天,我和宿舍的两个帅男就向天坛进发了。一路上,公交车缓缓前行,慢的让人着急!过一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此时感觉浑身的疲惫,已无游览的情趣!尽管这样,还是抵挡不过天坛的诱惑,我们买票从西门进入。 进入之后,场面豁然开朗,迎面而来的是满地的绿油油的青草地,发出清新、甘甜的味道,整齐划一的两排百年老的柏树,依然健壮,冲向天宇,合着那柔和的古筝声,真是有种从繁杂的社会进入到美好的世外桃源的感觉。那疲惫的身体和躁乱的心灵顿时得到调养和净化。游人们在椅上小憩,在绿荫下行走,欣赏这里的美,享受这里的静,似乎都陶醉这其中。 走了好一段,来到了斋宫。这是皇帝举行祭天大典前进行斋戒的场所,在这里,皇帝要戒荤戒色。宫内所有建筑是用绿色琉璃瓦建成。其中,无梁殿是斋宫的正殿,始建于永乐年间,明间所悬“钦若昊天”匾为乾隆皇帝御笔,表达了天子对皇天上帝的虔诚之心。 在往里走,天坛的标志性建筑祈年殿终于渐露头角,巍峨矗立在视野前方。我们迫不急待的加快了步伐。祈年殿由28根楠木大柱支撑,柱子环转排列,中间4根“龙井柱”,高19.2米,直径1.2米,支撑上层屋檐;中间12根金柱支撑第二层屋檐,在朱红色底漆上以沥粉贴金的方法绘有精致的图案;外围12根檐柱支撑第三层屋檐;相应设置三层天花,中间设置龙凤藻井;殿内梁枋施龙凤和玺彩画。祈年殿中间4根“龙井柱”,象征着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中层十二根大柱比龙井柱略细,名为金柱,象征一年的十二个月;外层十二根柱子叫檐柱,象征一天的十二个时辰。中外两层柱子共二十四根,象征二十四节气。 从祈年殿出来就到了皇乾殿。这是平时供奉祈谷坛祭祀正位和配位神版的大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位于祈谷坛内壝外北侧,由三座琉璃门与祭坛相通。祈谷坛的神厨、神库和宰牲亭与祈谷坛之间由长廊相连,长廊由东砖门至东北方的宰牲亭呈曲尺形,共七十二间,与祈年殿大小三十六根柱子相对应,象征七十二地煞。 从皇乾殿出来,望南走就到了皇穹宇,也就是有名的“回音壁”。皇穹宇圆形院落的墙壁自然形成音波折射体,磨砖对缝的砌墙方式使墙体结构十分紧密。当人们分别站在东西配殿的后面靠近墙壁轻声讲话,虽然 双方距离相距很远,但是可以非常清楚地听见对方讲话的声音。这是因为圆形十分光滑,对音波的折射所至。 从皇穹宇出来就来到的圜丘。圜丘坛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圜丘形圆象天,三层坛制,每层四面出台阶各九级。上层中心为一块圆石,外铺扇面形石块九圈,内圈九块,以九的倍数依次向外延展,栏板、望柱也都用九或九的倍数,象征“天”数。 天坛的树也是值得游人欣赏的。园内二百年以上的古柏就达二千五百多棵。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九龙柏”,据说这是乾隆皇帝发现的。这个柏树的树干就像九条龙盘旋形成,活灵活现。 最后,我们从南门出来,这是公园的正面,写着“天坛公园”四个大字。 总之,天坛坛域宽广,气势宏大,建筑集中,在主体建筑周围密植松柏,使中心祭坛苍翠环绕,形成一种庄重、肃穆、宁静、纯洁的祭坛氛围。
|
转自:http://jbl8882007.blog.163.com/blog/static/311398782008327104229541/25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