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端午与天坛 |
[游记]端午与天坛 |
2008-05-22 sina.com.cn |
又快到端午节了。最近做天坛文化,端午节与天坛还有着不解之缘,因此写了这篇小文。 说到有关天坛的风俗,莫过于历代皇帝每年例行的两次祭天大礼,几百年的帝王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着这一规则,从而形成了皇家风俗。1914年12月23日,仅当了不足百天大总统的袁世凯,也没忘记沿袭体验一回皇帝祭天的礼俗。这也成为天坛的最后一次祭天典礼。 中国古代皇家的设坛祭天,是与中国民间传统信仰理念分不开的,这种理念在西周春秋时期就已形成,认为天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的。这也是儒学思想所造就的千百年来中国的一种人文传统。汉代哲学家董仲舒对此更是大加推崇,他在《春秋繁露·郊祭》中记述:“天者,百神之大君也。”在《春秋繁露·顺命》又提到:“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正是这种天大于一切的思想意识,形成了皇家的祭天礼俗,以体现其“尊天之道”。从更深层面上讲,“圣人参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也就是说是在以皇权为核心的君主制度中,祭天是使人心顺服的需要,是政治安定的需要。 由于天坛是皇帝祭天场所,民间也将此处视为圣地,因而出现了游天坛风俗,尤以端午节为盛。 中国自古有“南船北马”之说,因南方远行靠船,北方远行靠马,所以南方端午节赛龙舟,而北方则骑马射柳。《帝京景物略》中说:“无竞渡俗,亦竞游耍。”这就点明北京人在端午节期间虽不赛龙舟,却有外出游玩“耍青”的习俗。在《日下旧闻考》中也有“踏青本清明故事,独燕京以五月五日游天坛松林、高梁桥、……结伴携觞者甚众。近咸集于金鱼池上,他处皆阒寂矣。”可见,端午游天坛习俗由来已久。 北京的端午正是石榴花开的时节,新绿盎然,风光无限,十分适宜出游。所以随着每年四月末从老北京的大街胡同里传出的“蒲子艾来!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3218da0100097g.html20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