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平谷区政府委托北京大学共同编制平谷新城概念性整体.

[游记]平谷区政府委托北京大学共同编制平谷新城概念性整体.

2008-05-22    sina.com.cn

平谷区政府委托北京大学共同编制平谷新城概念性整体城市设计

2007-11-02 14:29:43

大中小

新一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明确了北京多极化、分散化,市区和郊区新城有机联系的城市空间发展形态。这是平谷新城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平谷区政府委托北京大学共同编制平谷新城概念性整体城市设计,目的在于明确平谷新城在新时期的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从整体构筑平谷清晰有序的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框架,塑造平谷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通过重点区域的概念设计,为整个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控制引导依据。

第一部分、现状分析篇——寻找特色,发现问题

一、区位和交通

平谷位于北京、天津、河北两市一省的交界处,毗邻北京、天津、唐山三大城市,是京津唐城市群的中心节点之一,区位条件优越。

二、城市人口和规模

2002年,卫星城总人口共计12万左右。建成区面积16.6平方公里。

三、旅游资源特色

平谷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资源基础。平谷有秀美的山水和独具特色的生态及人文景观,使平谷已经成为京津地区重要的休闲旅游度假基地。

四、区域景观格局

平谷北、东、南三面环山,中部和西南部是开敞的平川谷地,平谷新城与周边的山、水、花、林相互映衬并有机结合,形成了平谷特有的“山、水、城、花(绿)”的区域景观格局。
五、城市建设现状

平谷卫星城城市用地现状特征:

第一,平谷卫星城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以府前街两边为中心的行政办公区。府前街与北边的新平北路平行伸展,构成卫星城最重要的两条东西轴线。

第二,卫星城已经形成以兴谷和滨河两个市级开发区为核心的工业区。

第三,从平谷用地现状来看,存在用地功能分区不清晰、相互混杂、叠加的特点。其中最突出的是商住混杂。

第四,住宅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居住区的无序建设正在对城市景观造成破坏。

第五,商业以沿街底商和农贸市场为主,层次较低,尚未形成能够代表城市形象的集中商业区。

第六,城市建成区与周边农田相接,缺乏环城绿化环带。

六、城市景观现状

平谷卫星城景观现状特征:

第一,城市绿化初具规模。人民公园-世纪广场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文化活动广场,小型街头游园在城市中广泛分布,,城市干道两侧绿化和街道隔离绿化构成城市绿化的骨架。城市外围的环城绿化和洳句两河的滨河绿化尚显缺乏。

第二,新平北路,府前街路,文化南街-文化北街三条主要景观轴线基本体现平谷城市风貌。

第三,人民公园-世纪广场位于城市中心,连为一体,是城市重要的开敞空间,

第四,在主要景观视廊上,雕塑、构筑物等人造景观起到视觉引导功能

第五,城市建筑高度、外观、风格、色彩等尚未协调统一和形成鲜明特色。

第六,滨河地区及城市主要出入口缺少整体景观设计,

七、调查问卷分析

为了使平谷城市设计更能体现市民意愿,突出公众参与,实现科学的规划、设计,课题组

本次发放问卷1000份,听取来自民众和城市管理与决策者的意见、建议,共回收到有效问卷968份。

问卷分析的结果为此次城市设计提供重要依据,帮助我们确定平谷城市形象、发展目标和设计策略。

八、结论

综合前述分析,我们针对平谷新城城市建设现状和现有城市风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本次城市设计应考虑的重点,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1)城市功能分区不够明确。需要进一步合理安排城市的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等城市功能区域,并在设计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各个功能区符合自身功能特征的景观特色,实现城市空间的可识别性。

(2)城市建设已有一定风貌基础,但距离“实现城市发展目标,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尚有较大距离。城市规划的滞后导致城市建设的无序化已开始侵蚀现有的景观资源特色和城市景观基础,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大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引导、控制和管理。

(3)城市建设与自然山水环境的有机协调尚需进一步提高,整个区域的景观资源优势并未在城市建设中得到表现。。

(4)城市缺少能够标识城市形象的景观结点和标志,从而缺少特征鲜明的城市形象。

(5)通过分析,确定本次城市设计的重点区域包括:城市商业中心区、西扩新区以及洳河两岸滨河区域、城市北部工业园区和城市的主要出入口。

第二部分、整体设计篇——构筑整体框架,形成建设引导

一、城市定位

基于上述战略分析,我们确定平谷新城城市定位如下:

平谷是北京东北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北京东部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唐城市群的中心节点之一(联系北京、天津、河北的交通枢纽),环京津地区重要的区域新增长点。平谷应建设成为北京东北部城市功能完备、相对自立,能够有效帮助疏散北京城市中心区产业和人口,具有最佳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郊区新城。同时,依据平谷自身资源和环境特点,平谷应发展成为具有活力、特色鲜明的休闲旅游城市,面向京津唐等周边特大城市居民,成为其周末休闲度假的重要游憩目的地。而且,平谷应建设成为北京乃至全国发展绿色经济、健康产业的示范基地,成为以环境友善型经济为特征,具有强劲经济活力,与自然共生,并有良好生态环境的生态宜居城市。

二、城市规模

新一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提出建设新城,通过郊区新城建设分散城市中心大团,从而确立北京城市分散化、多中心的空间发展格局。我们认为平谷新城城市规模,较之卫星城将有较大增加。依据《2002年-2020年平谷区域及卫星城总体规划》中对平谷卫星城人口和规模的预测,到2008年平谷人口将达到17万,2020年达到26万。

三、城市形象策划

1.城市形象的基本意念:“青山碧水,活力新城;京东绿谷,休闲之都”。

青山碧水——平谷城市形象所根植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活力新城——平谷城市形象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气息

京东绿谷——平谷城市空间品质所塑造的形象意境

休闲之都——平谷城市形象的功能内涵

2.城市形象定位:

依据平谷新城的城市定位,确定平谷整体城市形象:

活力平谷:是指具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郊区新城特征,有强劲经济活力,城市功能完全,充满生机,能够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开放、公平、充满机会的城市。

山水平谷:是指能够使人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与山水相互交融,具有鲜明景观特色的田园城市。

绿色平谷:亦即京东绿谷。是指以环境友善型经济为特征,与环境和谐共生,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生态宜居城市。

四、设计理念和目标

1.设计理念的理论原型

田园城市

霍华德田园城市的基本思想就是通过疏散的方法以求达到公平的目标,通过城乡协调、均衡发展,使人类向自然回归,最终建立新型的、良好的社会经济关系。

山水城市

中国传统城市设计尊重自然,创造性的利用自然,使城市空间总是与城市所处的山水环境相对应而存在,并使两者生动和谐的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缺一不可的空间体系,从而赋予城市独具特色的气质和魅力,这正是中国山水城市设计的核心理念。

2.设计理念

第一
充分依托城市自然山水环境,将城市外围山景引入,城市建筑应以中低层为主,避免对山体景观的遮挡。适当引入水景,句河为城市外围水体景观,重点依托防护绿地等的建设,营造自然水体形象。洳河在城市西扩后,穿过城市新区,成为城市景观河道,重点进行滨河景观设计,自然与人工景观结合。

第二
强化城市功能分区,完善城市意象系统,形成鲜明、清晰的城市形象。通过明确各功能区的景观特征,赋予空间可识别性,形成城市有序的空间脉络。

第三
营造亲和自然的空间和氛围,通过强化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中创造自然的园林,通过建设开放的公共活动空间系统,给人们开敞、自由的亲近自然的空间环境。

第四
城市设计体现休闲城市特色,无论建筑形象、色彩,还是景观设计都要营造出温馨、别致的城市风情,避免过于现代化,而应追求与山水、自然、蓝天、清新的空气相一致的宁静、绿色、原始的小城风情。

3.设计目标

针对平谷的整体城市形象,我们提出具体的设计目标如下:

第一,可识别的城市。整体形象策划,统一风格的形成;建设特色区域、景观轴线、城市出入口、标志和节点,完善城市意象系统;强化各功能组团的景观特征。

第二,有序的城市,合理功能分区,使功能组团间既互不干扰又有机联系;合理引导城市建筑布局,在主要景观轴线上形成具有韵律感的连续界面。

第三,开放的城市,合理组织城市交通系统;完善城市开放空间、公共活动空间系统。

第四,花园城市,加强城市绿化,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加强城市滨河地区、景观轴线的设计;统一城市建筑色彩、形象和风格等。

五、整体构思(发展框架分析)

1.空间发展框架:形态与结构

(1)空间形态:

平谷卫星城在洳、句两河之间发展,并沿河道伸展,呈东北-西南走向,目前城市重心在新平北路与府前街之间的区段。

考虑新城建设,北部靠近山体不宜大规模开发,此区域应作为新城北部的山林景观区;东部是北京应急水源地,属水源保护区,不宜开发建设;东南有泃河阻隔,由于泃河河道蜿蜒,河床较宽,不宜跨河发展,且南部紧邻规划京平高速,跨河后发展空间也比较有限;向西部发展需跨过洳河,道路、管线均需过河,造价较高,同时受规划七环路控制,发展空间也比较有限。同时,在城市内部,目前开发建设比较成熟的区域集中在北环路以南的地区和北部的工业区,未来随着城郊轻轨沿北环路穿过,和北部平谷大街轴线的建设,以及西部西扩新区的开发,城市重心会向北、向西偏移,北部将成为新城居住新区,而西部将成为新城商业、娱乐的新区。

(2)总体结构:“一城、两轴、四区”

一城:

是指老城中心区,是平谷商业、行政和科教中心,城市南北轴线贯穿此区。该区域开发建设已比较成熟,并形成一定风貌。未来应结合北部、西部新区的开发和南城的整体改造,通过城市更新,延续文脉,统一风格。重点配套南部、北部居住,发展为城市居民服务的商业、服务业等。

两轴:

是指以贯穿平谷新城的新平北路为东西方向的发展轴线和景观轴线,以金乡路、文化北街、文化南街一体的商业街为南北方向的发展轴线和景观轴线。

四区:

城市横纵两条发展轴线将老城中心区外围待发展空间划分为四个区域,即南部城市入口景观区和东南滨河生态居住区、东北城市工业区、西部商业、娱乐、休闲度假会展新区和西南城市工业区。

2.功能分区及结构

城市功能区的布局,要尽量满足看似矛盾的两个条件:第一,各功能组团要有独立的发展方向,成长空间互不重合;第二,各功能组团在空间结构上保持连续性。

平谷新城的空间条件决定它优先向西、向北发展,将城市具有潜力的功能应尽量布置在西部环境容量较大的区域。根据这些原则,我们将平谷新城划分功能相对集中并具有独立发展方向的五大功能区:

1.主城商业区

2.行政、文教区

3.西扩新区

4.生态居住区

5.工业仓储区

六、城市建设引导

一、平谷新城建设区划导则

根据平谷新城已建成区域城市开发现状和城市未来西、北扩新区的设计、建设思路,我们将平谷新城划分为四类建设区块,不同的建设区域应突出不同的建设重点和建设原则。

第一,城市西部、西北部为城市扩展新区,是未来城市的“重点建设区”。

第二,现有城市中心区,已具有一定风貌基础,未来应避免大规模开发重建,可考虑以局部更新为主,因此是城市的“更新改造区”。

第三,城市南部开发建设相对缓慢,存在“城中村”,城市与农村景观交错。西南的滨河开发区远期要考虑向北部工业区转移。因此,南城是整个城市的“重点改造区”,应依据规划、设计考虑整体搬迁、改造。

第四,城市北部的兴谷开发区,作为城市主要的工业用地,建设基础较好,随着“兴谷二期”的开发,这一区域将成为城市“重点建设工业区”。

二、平谷新城重点建设区段建设导则

一、城市入口

城市入口在设计上保留大量开放空间,展示城市的开放性风貌特征,并通过开放空间和周边建筑的围合,营造城市大门的空间感。

二、生态居住新区

以人为本建设新型居住社区,完善道路、市政等城市基础设施,合理配置公共游憩空间,加强绿化和社区配套,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空间。

三、西、北部居住新区

是指城市向西、北扩展的新区中,沿拟建城市轻轨两侧重点发展的城市新型社区,此区域的开发要遵循新区开发与旧区改造相结合的原则,相对集中布置居住社区,以达到改善居住环境,节约土地和便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新的居住区建设应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坚持“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

四、中心商业街

在文化街现有基础上,继续向北延伸,建设城市中心商业街。中心商业街集中展示现代化城市风貌,并作为城市中心区的重要公共活动领域,与西部滨河公共活动域相呼应。

五、西扩中心区

西扩中心区是西扩新区的核心部分,以洳河两岸及整体开发的滨河景观带为主体,是城市未来重要的战略扩展区和重点建设区。作为城市新兴的商业、娱乐中心,以及公共活动领域,此区域以景观、休憩、体育、娱乐、商业及服务等功能为主,滨河景观带的设计是重点。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19cf9301000ch6.html115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