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游记 春寒料峭。二月的北京实在冷得令我感到害怕,气温以瀑布下落的速度下降。 厚重、深远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全长一万二千多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长城始建于秦始皇时期,历经各朝代增补修筑,到明朝时候基本形成今天的雄伟规模。八达岭长城是古长城里至今保存最好、也是长城最险最峻长城,毛主席亲笔提词的好汉坡就在那里。离北京市区有好一百来公里,走八达岭高速也要一两个小时才能到,而且长城那边住宿条件都不是很到位,当天必须来回,光在车上就要跑200多公里。它是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达1015米,地势险要,城关坚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进了登城口,在台阶的两边,还有明朝时候的神威大炮,久经风雨,苍褐色的容颜,沉稳兹实,端坐如神。冉冉光阴,不知道它还要迎接多少风沐雨淋的岁月。 雪后的天空,天高云淡。站在登城台上,向北望去,长城如一条蜿蜒的巨龙,将几个孤僻、自傲的山头捆绑在一条细长的绳索上。一股豪壮气息油然而生。 我们向北攀登,从北一楼开始。城墙基座和两边的城墙,一律有青砖构建,在风雨霜雪的侵袭中,青砖已经褪色,变得枯硬苍灰。在两边的扶手墙、城垛上,刻满来自五湖四海的签名,张牙舞爪,象是要在坚硬的青砖上留下自己的一笔,表明自己的存在。人名与长城同在,能同历史同在么? 到达北二楼前,需要攀过一段很深的台阶。我几乎是手脚并用了,台阶的高度大约在35公分左右,大约有100级吧。一边攀登,一路说笑,居然忘了看看身后的风景,人生也是这样的。过了北二楼,到北三楼的时候,停下来休息一段时间,回首看去,发现脚底下的长城居然那样的丰盈,不露声色的将我们包纳在它狭长的怀里。出发的地方,人已经多如乱蚁了。风从城垛口吹入,肆虐的掀起我们的衣服,竟然有丝丝的凉意。 大雪从天空沉寂落下,四周的高山肃穆如神。但是,在长城的脚下,附近的山峰渐渐低下高傲的头,袒露自己真实的一面。稀疏的积雪遮盖住长城两边杂黄色的土皮,一些低矮的绿色植被,团团的依雪簇拥在一起,氤氲成远处的一抹白绿色幻想。每穿过一个烽火台,向身后的群山峻岭看去,都是一种独特的视角;长城也呈现出一种别样的风情,与蓝天、白云、清风、白雪、山峰、绿树、黄土、飘带一样的公路,和睦的交融在一起,成一幅风情万种的画卷。 攀登的途中,有斜坡也有台阶,就如曲折的人生,充满考验和平淡。到了北八楼,居然看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毛主席的题词,镏金的大字刻在大理石碑上,置于北八楼的高处,极目远望:果然山峦起伏,一派雄沉刚劲的北方山势,尽收眼底。长城因山势而雄伟,山势因长城更加险峻。故作姿态,叉腰,想起毛主席老人家当年那句望长城内外,唯余茫茫的千古豪情。远处的山川河流公路近处的树木花草砖墙,一切那么真实那么自然的摊现在神采奕奕的雪光剑影之下下。 据说,美国现任总统布什在圆满完成对中国国事访问后,特意游览了八达岭长城。他是八达岭长城接待的第四位美国总统,当他得知已攀登到三十年前尼克松总统到达的地点时,兴趣十足地说:我要再向前走几步,我要超过尼克松总统当年的记录。他有没有超过,我不知道。那天,我四处寻找布什总统曾经到达的最远地点,我要超过他。但是没有人能提供布什总统曾经达到的最远的准确地点,我干脆爬到北八楼的烽火墙上,站着,对着无限苍穹,狂吼数声:我超过布什啦,我是好汉。 看着摄像机拍摄出来的画面,居然发现在登城口的那张,最能看出长城雄宏、壮观、沉实的一面。而那些在行进途中,变换不同高度、角度出来的照片,只是浮光掠影的姿势,不过为自己曾经攀登过长城做了一种浅薄的佐证而已。也许,站在最低部,我们才能够将长城看得更清楚,尤其是在历史的底部。而在人生的途中,是不是也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对去路看得最清楚,而在行走中,因为变化的视角和风情,才慢慢的迷失的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