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旅行游记 历史洗礼的长城(二) |
[游记]旅行游记 历史洗礼的长城(二) |
2008-06-27 sina.com.cn |
孙中山先生曾经评价:“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上大禹治水等。”长城真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并恩泽后世吗?在长城的历史上,虽然在抵御敌国时长城屡屡被攻破是不争的事实,但历史上多数统治者却大修长城,秦、汉、金、明修筑的长城都在1万里以上。在他们看来,长城是条分水岭,城内即是“中国”,城外即是“蛮夷”,虽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天是长城内的天,臣是长城内的民。长城是一个圈,统治者在圈内唯我独尊,他们绝少来到长城上眺望城外的世界,就是思绪偶尔放纵,在长城的城墙上一撞,依然会回到长城和皇城内的世界里。长城已成为围墙,演变为夜郎自大、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的见证。我想,汉朝时的夜郎国,周遭也一定有长城环绕,而那些把长城倚为屏障的统治者与夜郎国王其实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倒是那些目光越过长城的皇帝才显示出他们的雄才大略。汉武大帝曾经也大修长城以抵御强悍的匈奴,长城阻挡不住这个古老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追求,他们潮水一样一次次地向中原大地发起冲击。此时,刘彻把投向了长城之外。于是,苏武持节向匈奴,把19年的大漠风光熔铸成一段千古传奇,光秃秃的旌节和羊鞭指挥出一曲千古绝唱;于是,张骞西出玉门关,不仅帮助汉武帝大败匈奴,而且开辟出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千古留芳。 我国历史唯一不修长城的是唐朝。不修长城的唐朝成就“贞观之治”,呈现出“开元盛世”,建立了一个辉辉煌煌威威武武的大唐帝国。事实上,清朝也不大修长城,清朝的疆域之广是我国历朝历代之最,这得益于伟大的康熙大帝。1691年5月,古北口总兵官蔡元向朝廷汇报说,那一带长城“倾塌甚多,请行修筑”,康熙的上谕是:“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得民心。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但是,长城已是内陆之城的清政府在统治后期除了“海防”以外,仍然推行“城防”之策,仍然把长城作为封锁的工具,以致满、蒙等边疆地区边防空虚,使得沙俄、日本等列强乘虚而入。 一群苍鹰腾空而起,仿佛是长城洒向天际的黑色的泪。长城四周一片宁静,仿佛是喝酒杀伐的蒙恬将军带着的虎狼之师昨天刚从这里撤离似的,一寸山河一寸血,毕竟秦始皇给战国的纷繁厮杀和流血划定了边界,秦人的豪迈与尊严、秦时的马蹄和剑光,至今仍让我们豪气顿生。我们需要承继先人的气魄和胆量,我们需要远离怯弱。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64b034010003p8.html18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