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寻找彩云的梦丽江之行

[游记]寻找彩云的梦丽江之行

2007-09-01    51smzg.com

注册:2005年12月14日

楼主

小大

个性首页 | 邮箱

寻找彩云的梦----丽江之行

再次踏上这块高原是十三年后的今天,飞机平稳地降落在春城机场,此时的阳光已经西斜,暖暖地照射在春城的山水之上,我带着鱼一样逍遥的心情,携小女来彩云之南仿佛为寻找一个异乡的梦。
滇西北古城丽江是我多年来的一个向往之地,几回回梦里我穿越时空,心猝不及防地“窒息”于古城清澈甘冽的溪流中。我历来习惯孤独,习惯了独行于他乡的一份驿动感觉,或许丽江正是迎合了我彼时那刻的心境。8月13日我与孩子踏上了云南丽江的六日之行。
在绵延起伏的群山中盘旋奔驰,一路把错落飘逸的峰峦当作歌舞场上云南二十六个民族能歌善舞的兄弟姐妹,极目远眺,林木茂盛,水草丰盛,玉米、高梁、向日葵、青稞以及因海拔不同而种类不一的针阔叶林,伴随着洒落的耗牛铃铛声,构成一道道别样的风景。
绕过风花雪月的大理,一大早直奔心仪已久的丽江古城。临行前读过一本关于古城的《被遗忘了的王国》的书,一个叫顾彼德的俄国人所著,书中对古城评价极高,把其称之为被遗落的“人间天堂”。我或多或少对其有了个大致的了解,古城始建于南宋,距今800年余年历史,是纳西族聚居地,其以玉龙雪山为背景,曲折有致的青石板街巷,纳西民居建筑,小桥流水以及古韵盎然的纳西古乐,浓浓的东巴文化构成人与建筑和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和谐统一。第一次知晓这块神奇的土地是源于1996年的各大传媒关于一场丽江大地震的报道,一夜之间滇西北高原上这颗”夜明珠”被震出了地面。多年来,一个“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画面总在我脑海中萦绕,两年前,江南水乡也曾走马观花式地览过一圈,于是总爱把江南温婉的意境定格于彩云之南。一路行来,高原的天极高极蓝,云极轻极白,四个多小时大理至丽江的行程即在无尽的遐思中轻轻地掠过了。
进入古城已是下午一点多,此时的阳光当头,游人如织,随着导游旗子挥舞,我就如一只匆匆赶路的鸭子,丽江———我就如此不经意地与你撞了个满怀。我渴望着鱼一样的心情,雪水汇聚而来的水是无处不在的,然心若空游无所依,我竟然如蚁般在人群中艰难地前行。莫名的不安涌动着内心的躁动,丽江,难道我不远千里来追寻的即是这样一种心境么?调整自己的心态是当务之急,即便是游人无所不在,也愿自己能“目空一切”。于是带着孩子,避开追随着导游旗下的人流,调整呼吸,以便以一种慵懒惬意的心情与丽江作最亲密的接触。
古城是一座没有城门、城墙的城,“顺水而进,逆水而出”是其最有特色的地方,所以永不会迷路,玉龙雪山下流下来的雪水,汇聚成古城无处不在的小溪,溪流里一尾尾为数不少的鱼,伴着游人嘻戏悠游,女儿一路上追赶着溪中的小鱼,时不时欢呼雀跃。所有的建筑傍水而居,水榭楼台,三坊一照壁,四合院,五天井,这种民居的建筑风格简朴、适用且美观。我们穿行于曲曲弯弯幽幽暗暗的小巷,踏着光滑洁净的五彩石路,踩着木板铺就的小桥,这儿曾是八百年前的茶马古道,麻石路、青石瓦、木板门、老房子陈旧着却仍然洁净如洗,大大小小的铺面陈列着纳西特色蜡染的衣服、扎染的裙饰、绣花的鞋垫,东巴文字映跃于其上,古朴而别有韵致。古城的中心四方街辐射出六条全由青石板铺成的街道,闲庭信步,也不觉身子疲累,黄昏来临,不经意中已是游走了五个多小时,孩子看来是有也许累了,沿河选择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买上几个丽江粑粑,叫了壶玉龙雪茶,与孩子静候夜的降临。。。。。
当红红的灯笼次第亮起来时,一个风情万种的丽江便呈现在眼前,放眼而望,民居傍山依下而上而筑,错落有致,远远的街灯就如天上闪烁的星星,丽江的夜景亮点非酒巴莫属,酒巴傍水而开,晚风徐徐,垂柳依依,水草幽幽,溪流淙淙,让我想起了徐志摩笔下的康桥,有了一种不知天上人间,不知今夕何夕的飘然。或许每个酒巴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夜里纳西女孩的领歌对唱,以云南民歌为主,偶尔还有着不请自来的现代流行歌曲。我不太习惯酒巴的氛围,因为在哪座都市都可见其影,嫌其人太多,便离开酒巴街,不知不觉来到古城的中心,四方街广场上的篝火已经燃起,丽江最迷人亮点随着葫芦、巴乌的萨噜噜声降临,六七十岁的纳西老人手拉手,先是在原地踏起舞步,上下俯仰着身肢,这是生命力的启动,随着吹巴乌老人的引舞,队伍像条条溪流潺潺奔流,我们亦情不自禁地投入游游移移的打歌行列,夜空低垂,星星与月亮在女人们的银项圈上和男人们的包头上跳荡,闪耀。。。。从那一张张朴实的脸上,分明能看到纳西人倾心于劳动后的满足:高梁小麦的田野,在雪山下清流的溪间,年复一日地品味着他们独有的一份宁静与祥和。打歌场上的舞蹈依然继续着,我与孩子从欢乐的人群中走到街角处稍作休憩,突然间一阵悠悠舒缓的乐声划过耳际,缭绕,弥漫于我的四周,缓缓地沁入我心田,乐声悠悠凄凄,如忽明忽暗的渔火,低迷或惆怅,伤感或恬静,道往或叙今,低吟或浅唱,我想这定是所言的东巴古乐。我眼里的丽江啊,此时便有了两个:一个是白天,一个夜晚,在阳光和灯光下,一处丽质,两处妖娆。此时的我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声:头顶烈日的狩猎者,茶马古道上马铃声,采集的劳动场面,欢乐的舞蹈与肃穆的祀祠,还有牛、鱼以及其他符号所代表的纳西象形文字。。。纳西民族是个聪慧勤劳的民族,在长期的劳动与生活中,创造了其独有的文字、语言、音乐、壁画、雕塑,建筑风格,或许就是通常所称的东巴文化吧,那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先民们力量与智慧的结晶,是留于后世不朽的原始文明。离开古城的时候特意买下一本东巴纸作的名信片,孩子在返程旅途上一路咀嚼着东巴的象形文字,其图腾的标志与生动的符号深深地吸引着她,或许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意象和意旨。。。。
丽江依然是我心中的最美,离开古城已是凌晨时分,街市依旧热闹着,莲花灯在小溪流中随微风轻荡,孩子没能忘记在离别时用瓶子捎上一壶溪流里的雪水甘露。。。。。久居都市,心难免浮躁,总想寻一块净土来静心,常言山水不在远近而在乎心境,但我还是不远千里来了,不只为一个心中的梦,返家已经好几天,静夜里依然怀想着那座古城,今夜灯下敲打着熟知的键盘,一种失落感却挤压在我的心头,这本是个可以静心的夜晚,可我的思绪无论如何也无法静息,矛盾困惑么?丽江这个不设防的城市,随着游客的大量涌入,已被深深地卷入商业化的洪流中,从玉龙山上流下来的清澈的溪水,不可避免地被搅浑,深深地络印着与其不和谐的音符,一路走来那么多的酒巴,那么多的咖啡屋,那么多的灯红酒绿,那么多的嘻笑打骂声,小贩们吆喝声,讨价还价不当即冲口怒骂旅人的声音不绝于耳,粗劣的银制品,低拙的东巴文化纪念品,雷同的旅游商品充斥着古城的每个角落,与这个古朴婉丽的小城格格不入,或许这是我回来后久久不能释怀的重要原因,我不知道若干年后世俗与金钱会不会让座古城“老”去。。。。。

转自:http://www.51smzg.com/bbs/dispbbs.asp?boardid=82&id=248825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