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十三陵游记 |
[游记]十三陵游记 |
2007-07-16 live.com |
十三陵游记 有些皇帝一辈子就干了这些事情,给自己建坟墓,给祖先修坟墓。万历最是可怜,很早就开始兴建定陵,花的时间也很长,动用了六千万人工。到现在,随葬物品离他远去,接着在文革时期还落个尸骨无存,如果他早知现在,还会费这么大劲吗?明朝十五帝,让人有印象的没几个,可圈可点的估计也就初期的朱元璋和他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永乐)了。正是因为永乐定都北京,才奠定了北京直至现在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永乐大典、永乐大钟也是他发起的。除了他们,后来的明朝皇帝也够窝囊的。智化寺的主人王振太监怂恿英中英宗亲自出征,结果导致了“土木堡之变”,皇帝都被俘了;还有个皇帝,恶迹累累,差点被恨之入骨的婢女绞死;有的热衷于做木匠。宫中的太监、奶妈也兴风作浪,那些常年躲在禁宫里的人,就没几个心里正常的。中国的集权到明朝时怕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可以举全国之力来帮助这些皇帝老儿生前享受,死后也享受。许多的人的聪明才智全都用到器物的雕琢、长城和陵墓的修建上了。 参观完之后,感觉没啥意思,除了在定陵有两个展览室的讲解,其他没什么有印象的。尤其是定陵的地下宫殿,只有一些盖住的石棺和随葬物品(也就石雕宝座、祭器之类),门票却要60元,真是有些不值。奇怪的是,在长陵的五供(石制祭祀用品:包括烛台、香炉和花瓶)那,有很多善男信女放置的钱币,还有来自不同国家的货币,但在定陵的五供前却毫无分文。不过,神路的风景倒是不错,相隔数米的石象生静静的矗立在绿色的柳荫道中。那天,天气晴朗,游人也不多,整个神路给人一种安静悠闲的感觉。 |
转自:http://seahq2000.spaces.live.com/Blog/cns!A5121FF2AD9EE03C!295.entry31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