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06国庆旅游散记-之五:十三陵 |
[游记]06国庆旅游散记-之五:十三陵 |
2007-07-16 fcoo.com.cn |
离开长城的高速公路基本上是下坡,在长城脚下的群山里转了大概二十来分钟才进入平原。四点左右进入十三陵境内,下高速后是一条普通公路。公路两旁是一人合抱不了的、整齐且笔直的钻天扬。随着公路的延伸,弯弯曲曲地持续了几公里。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没有从著名的神路通红门进入十三陵,而是直接到达长陵。 匆匆买完票后,留下我们参观的时间只剩下了一个小时。第一院落的前面是一座陵门,陵门外面很多古树,多是侧柏,也有扬树,在夕阳下显得气定神闲,精神矍铄。第二进院落是祾恩殿,是供奉帝后牌位和举行上陵祭祀活动的地方,大殿正中是一座明成祖朱棣气宇宣昂的塑像。大殿气势宏大,殿内用32根经过精心处理过的,底座直径达一米多、高12米多的金丝楠木支撑,其中最大的几根两人合抱而不能交手。几百年来这些楠木大柱居然无一点虫蛀的迹象,足以让人为对古人的工艺而赞叹。据介绍,这些楠木是当时从四川运过来的,运送的周期就达三年,可想其工程的浩大。殿内用特别烧制的“金砖”铺地,为了保护,园陵管理处在上面铺了一层地板。大殿四周陈列了很多价值连城的绝世古董,什么镶金的弓囊、箭囊;皇帝平时的冕,即乌纱帽;嵌有几百颗宝石的凤冠;金丝织成的金冠;以及更多的日常用具等。 经过第三重门进入后院,即宝城。从宝城正中穿过一个带有斜坡的隧道,而后再从后面上石级台阶绕至正面,是明成祖的墓碑,上书“成祖文皇帝之陵”几个大楷。后面是一座小山,为天寿山主峰南麓的宝城山。据工作人员介绍,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就在此山下,没有开发。山上树木成林,清和肃穆,莫不静畅。 园内到处都是有些年头的侧柏、松树、樱衫……在黄昏前显得更是青脆。走在圆内的石板路上,有些凉意,加上周边静巉巉的,让人感觉清幽之中还有一些神秘的色彩。整个陵墓坐北朝南,后靠万寿山,山势朝两翼展开。用四川话说,此为“撮箕口”地形,是块风水宝地。 到了关园的时间了,出来的时候在前园陵门的侧门墙壁上,看到了一张放大了的黑白照片,照片上是毛泽东与另外两人(不记得名字了)来十三陵参观时侧卧在台阶上小憩,可惜的是我自己没有把这张照片拍下来。 长陵出来的右边两公里处就是定陵,但天色已暗,早已关园。没能到地下宫殿看看,有些许遗憾。出十三陵不远,看到一农家小院,进去海吃了一顿带有浓郁北京特色的大餐后,驱车至北京欢乐谷附近一家酒店下榻。 未完待续 于2006年10月27日晚20:01 |
转自:http://www.fcoo.com.cn/news/1495/372273.htm27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