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京之行(七)——十三陵 |
[游记]北京之行(七)——十三陵 |
2007-08-30 tx6z.com |
7月15日 星期日 晴 北京之行(七)——十三陵 唉,上午刚刚游完长城,爬得早已筋疲力尽。这不,刚吃完午饭,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得出发了。由于我们报了个旅行团(也不知正规不正规),地点也没的选了,下午本想去游已经开放的定陵,结果只能去昭陵了,可惜呀! 旅游车刚启动,肚子就一阵翻腾,要怪就怪中午旅行团安排的那什么破“标餐”,红烧鱼鳞都没刮干净,土豆烧得半生不熟的,还有那青菜都没人敢吃(不知农药洗没洗干净呢!)。建议各位同学要出去旅游千万要慎重选择旅行社,可别碰上像这样的“黑三导”。 带着一肚子的不满,乘着摇摇晃晃的旅游车,不一会便来到了闻名的明十三陵之一的昭陵。可这昭陵究竟是谁的陵寝呢?进入了陵园,导游便开始了讲解,由于说话太快,我听了半天才明白。原来,这座陵墓安葬着明朝的万历帝及其三位皇后,是十三陵中三大陵墓之一,其宏伟工程在当时共耗费800万银两,致使国库亏空。进入陵区,右边便是俗称的“哑巴院”,据说这原是一座用于祭祀的院子,万历皇帝在陵墓修好后为防止工匠们将陵墓布局及机关泄露出去,在完工后以庆功为由,待工匠一个个通过陵门时分发“庆功酒”,所谓“庆功酒”其实就是一碗毒酒,人喝了就会变哑巴,再砍掉他们的手脚,放在这座院子里等死,十分残忍。向前便是棱恩门,内有一大石龟,上驮一块无字碑, 据说明朝有规定皇帝死了要由其嗣帝篆写碑文,除明仁宗为其父成祖篆写碑文,后再无皇帝按此惯例办。 穿过棱恩门,便是金水桥,中为汉白玉石道,文官走左,武官走右,可见古代重文轻武。正前方便是陵门,在这之后有一月牙形“宝墙”,墙内为封土,万历皇帝长眠在其下。 游过昭陵,我才真正明白,为什么说了解历史古墓是最好的资料库了。 由于导游说陵区最好不要拍照,所以只拍了陵门口. 昭陵入口 全部脚印不留脚印 留下脚印: |
转自:http://www.tx6z.com/blog/?130/action_viewspace_itemid_2413.html32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