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京印象之居庸关长城 |
[游记]北京印象之居庸关长城 |
2008-05-22 sina.com.cn |
居庸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吕氏春秋》中有“天下九塞,居庸其一”的记载。元代时,居庸关是大都(北京)通往上都(内蒙多伦)的重要交通大道。因皇帝经常过往,因而在关内设有行宫、寺院、花园等建筑。现存的云台就是元代修建的过街塔台基,当初上面建有三座喇嘛塔,元末明初时被毁。云台券洞上雕刻的佛教图像和梵、藏、西夏、维、八思巴、汉等六种文字的经文,是研究元代佛教、古代文字和各民间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史料,是现存元代雕刻艺术的精美杰作。 明朝时居庸关关城建制达到了最为完备的程度。其关城防御体系自北而南由岔道城、居庸外镇(即八达岭)、上关城、中关城(居庸关)、南口五道防线组成,而居庸关则是指挥中心,负责关城守御的是隆庆卫,配有盔、甲、长枪、弓、箭等军械和火器。居庸关关城建筑完备,设有衙署、仓储、书馆、神机库、庙宇、儒学等各种相关设施,文化内涵极为深刻。 居庸关不仅地势险要,而且风景宜人。这里山峦重叠,溪水长流,植被繁茂,景色怡人。金代“燕山八景”、明代“北京八景”、清代“燕京八景”中“居庸叠翠”的誉称,流传至今。清乾隆皇帝亲笔题写“居庸叠翠”四字,并立碑于此。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c4ac62c010007wo34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