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好心情网络日记-琴声优雅的日记-中南海印象

[游记]好心情网络日记-琴声优雅的日记-中南海印象

2007-08-04    goodmood.com.cn

开革开放之后,当时我在北京附近工作。单位里有一些北京人,有从兵团招工来的,也有的是文革当中全家被下放到农村或什么偏远的地方,以后他们的父母和未成年弟妹落实政策都回了城,而他(她)们都已超龄或有了工作,是想办法调到北京附近的。他们之中有些高干子女,因此,我们单位里经常会有他们拿来的免费参观券,比如:人民大会堂、美术馆、博物馆、工业展览馆等,想去的话比较方便。唯有一次去中南海的机会值得回忆。
那张参观券是我办公室的驾驶员刘师傅给我的,也是别人给他的。
一天,他悄悄问我要不要去中南海,样子有点神秘,因为他平时爱开玩笑,当时我不敢确定是真的还是假的,就说了一个:要的!他又说:要几张?我说:一张!没听谁说过可以去中南海参观(说得多了怕是连一张都捞不到)。后来,过了好几天,他真的拿来一张中南海参观券,并告诉我说是给的。当时单位里的人都传言,那个人的婆母在国务院办公室里工作。刘师傅认真地给我画出了具体地点和路线。
到了那一天,我是和我的母亲一块儿去北京的。在天安门下车步行往西,按着地址我找到了,记得当时南长街附近没有行人,车辆也不多,北京的早晨雾蒙蒙的。在长安街上路过一个带影壁墙的门,写有为人民服务五个字,门口有站岗的兵。是什么地方??我现在也说不清楚。
到了中南海门口(大概是西华门),就看见排着长长的队,检票进入。服务人员都是男的,身穿白色短袖衬衣,胸前有一个统一的红色证件。入口的地方非常普通,普通到了你不敢相信里面就是中南海,就是中央领导工作的地方。等我和妈妈走到了门口,服务人员非常和譪,面带微笑看了我们的参观券,并看到我拉着妈妈的手,就诧异地问:只一张票?我说是的,就母亲一个人进去看看。他们又问了参观券是怎么来的?回头对我说为什么不是两张,老人也好有个照顾!这时,我听出了话外之音,就恳切地说:能一起进去就好了?!之后服务人员小声嘀咕了一下,让我到不远处再去拿一张券,好象是付了一、两元钱我记不清了。就这样,我陪同母亲一起游览了中南海!
那次的参观,常看到写有禁止拍照字样的牌子放在很显眼的地方。其实那时候虽然是在北京,手持照相机的人就象现在小城镇上的私家奔驰,不多。我和妈妈只是化钱拍了一个合影。里面很多地方在怀念伟人的电视剧或电影里都看到过,不论是电视还是电影,凡有那样的场景估计也不是到现场拍的,模仿都很逼真。那伟人的床一半放着线装书;他们用过的东西、下棋的地方、院内的松树依然如故,只是人去院空了。
里面的环境最大特点是安静!听不到一点汽车声音、更没有渡船或汽艇、海水茫茫不见对岸,把南方的景色移植到了北京!
再就是绿化,那海边的月季和随处可见的海棠树,太美了!月季花,是直接种在地上的,有多种颜色且花朵大,微风吹来阵阵飘香。海棠树的剪枝手法非常特别。每一颗树的树枝都是笔直向上,大概有两米多长,每颗树有一、二十根那样的枝条并在一起成束状,开着花一串一串的……
海棠树我并不陌生,我伯伯家院子里就有啊!花是没错,树枝的形状可就大不一样了。的的确确是真的,似乎又不是真的!
还有国务院的办公楼,距离好近,大概三、四十米远。只见那楼前停有自行车,楼层不高,也很旧,比我们单位的办公楼差远了呢!
当时的瀛台正在维修,不得参观。
可能是因为太朴素了吧?说不清楚,让人感觉有点神秘!
后来,听说中南海不在开放供人参观了。至今再没有开放过。今天,回头再看这一次参观,那真是一生一次的机会被我抓住了,很幸运!

转自:http://diary.goodmood.com.cn/diary_show.asp?ArticleId=1438847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