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古朴的丽江 |
[游记]——古朴的丽江 |
2007-09-06 sina.com.cn |
游记(二) ——古朴的丽江 从泸沽湖到达丽江古城已是傍晚了,华灯初上的丽江古城,让我感受到一种质朴、一种古色古香,一种天人合一的恬淡宁静。丽江古城,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海拔2400余米,面积达3.8平方公里,始建于南宋末年。玉泉河水分三岔入城,在城内形成无数支流,穿街绕巷,入墙进屋,形成了“家家门前绕水流,户户屋后垂杨柳”的诗画图。所以古城被称为“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 吃完晚饭,我们一行人来到丽江古城——“大研古镇”,牢记导游的叮咛,在错综复杂的古城街道里游玩,要记住“顺流进,逆流出”,迷路的时候只要沿着逆流走就可以找到出口。来到古城的正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架转动着的大水车,它承载着维系古城内的两条小河,每时每刻、不停地转动着,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沧桑与不息的魅力,随着哗哗作响的河水,我们逐渐进入古城。街道两旁的商铺门口,早已默默地点亮了红色的灯笼,成串成串地挂着,照耀着游走古城的远方来客,不知因我们到的这天是“七七”之夜,还是它夜夜如此,此时的古城已是人头攒动,大大小小的酒吧早已被各路人马所占据,各地男女游客在一串串火红灯笼的映衬下,热血沸腾,与当地纳西族人对酒当歌,高亢豪放的对歌,混淆着酒精,如沉淀的“火山”,喷涌而出。在这唱歌是没有什么声音圆润、旋律优美的,只要你嗓门够高,不管你跑调也好、忘词也好,只要大声吼就行了,虽然特色的对歌让许多人驻足,但这种喧闹的场所我不喜欢,我喜欢看溪水边,身穿纳西族服饰的年轻女子所做的许愿灯,看着那些男女游客,拿着从纳西姑娘手中请来的“情侣灯”、“平安灯”、“合家欢灯”双手托着走到清澈的溪水边,虔诚的许下心愿,然后将许愿灯轻放河中,许愿灯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莲花,在溪水中盈盈的闪烁着,看着顺着水流渐渐漂远的莲花灯,再看看声嘶力竭的对歌男女,我在想,人的思想是复杂的,欲望也是无止境的,神佛要如何才能把凡尘中这些凡人的愿望都一一实现呢? 勉强陪着女儿她们在那逗留了一下,就离开了这条酒吧街,又去逛了逛那些小店铺,小店铺的商品各具特色、琳琳琅琅的挂件和装饰品,有些精致的让人叹为观止,有些让人觉得古拙别致,不过这些都让我觉得,丽江的大研古镇虽然有它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艺术,但它浓厚的商业氛围遮盖了古城原有的韵味,一路看去不是小店铺,就是酒吧,古城失去了她应有的宁静祥和和悠闲的生活,我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失望。 我带着这种失望的心情,又去了丽江的另一个古镇束河,束河古镇位于丽江城北4公里处,又名龙泉村,它比大研古镇的历史更悠久,是纳西族人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也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一踏进束河古镇我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它是那样的古朴自然,低垂的杨柳点缀着古道小巷的两旁,丝丝的杨柳拂面,有一股清香沁入心底,再看那潺潺的溪水透澈清冽,一束束水草在狭窄的溪水中半浮半沉,荡漾跳动,古朴的石房子悬挂着一串串红灯笼,这里没有行色匆匆的人群,也没有喧闹的嘈杂声,只有悠闲的人们散坐在古朴的街道两旁喝酒、品茶,享受着对都市人来说,是一种奢侈的悠闲生活,著名的旅游家徐霞客也曾到过此地,写下“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十和”就是束河的古称)。由此可见,早在明代,这里已是丽江的重要集镇了。 我们一行人穿行在这低垂杨柳点缀着的古道小巷,小巷子中那些背着纳西特色背篓走动的妇人,以及那些在小巷中窜来窜去的孩子,都让人感觉到这里生活的纯净,生活的简单与朴实。虽说古老的街上有我们这些游客在穿梭,四方街上有“七七”情人节的表演,但他们好象不在乎来的游客有多少,只要简简单单的生活。说实话,我去过的地方不少,但还没有那个城市象这样的迷上过我,更没有一个城市让我刚离开就想再去的,这个将古韵与现代两种风格极为和谐的糅合在一起的古镇,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决定等有机会,在春秋两季再各去一次,在那小住一段时间,让自己远离尘世的烦忧,远离城市喧嚣,享受斜阳拂照,享受傍月数星,放飞自己的心,体会古人“大隐隐于市”的心情。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aa3deb01000dm759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