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丽江——云南游记(1) |
[游记]丽江——云南游记(1) |
2007-09-08 sina.com.cn |
七月二十二日上午9时许,内昆线上的昭通发生5.1级地震,铁路断路; 由于地震,火车晚点12个小时,二十三日傍晚才到昆明,大家临时决定改乘夜车,车子很大,司机说早上六点过就能到达丽江,我们胡乱吃了几口饭,便上了车...本来我是极力反对坐卧铺车的,有异味,怕晕车,不过朋友们决定了,我也不好多说,只得吃了两颗晕车药,听天由命吧。天渐渐黑了,躺在铺上向窗外看看,满天繁星,很亮,在家乡看不见这样的星星,我开始卖弄自己的知识,给他们几个指北斗七星、北极星,如何识别恒星...也许就是这样,把晕车的事忘了,后来,我睡着了... 几醒几睡,天刚刚亮,我们到丽江了。第一印象,城市很干净,我忙拿眼找玉龙雪山,由于下小雨,又有雾,只能看到半山腰,也足够让我兴奋,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雪山... 组长的亲戚来接我们,吃了早饭,便找旅馆,两天没有睡好,火车上又热,现在最想的就是洗澡,旅馆离组长亲戚很近,从窗子上可以看到玉龙雪山,由于是在新城,所以很便宜,四个人80元标间,洗澡是太阳能的(丽江旅馆几乎都是太阳能热水器),唯一不好的一点是有蚊子。 后来就一直下雨,吃了午饭大家都等不住,冒雨游古城,可是雨越来越大,所以一张像也没照,不过古城本来就跨水临渠,自然别有一番情趣。 二十五日一起床,天气非常好,我们再次进入古城。古城北依象眠山,西枕狮子山,南临文笔山,翠峰如屏。以不筑城墙而驰名,因为古代丽东世袭的土司姓木,若筑城墙,木字加上框便成为“困”字,因而古城没有城墙。玉泉水自城东北黑龙潭涌出,沿街分流,走巷穿户,常年清流,有“户户朝阳,家家流水”的高原水城风貌。民居、街道依山傍水,顺山就势, 先到木府。据说木府是仿照北京紫禁城建造的,这种僭越本分的做法,在等级森严的古代是决不允许的,因此木氏土司从不让外人进去,连徐霞客也不例外。徐霞客受木增土司的邀请,于1639年来到丽江,远望着楼阁巍峨的木府,在他的《徐霞客游记》里写下了“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感叹,这句话已写在东边的挡风墙上。 顺着光洁流丽、古意昂然的石板路,我们到了古城的中心四方街,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广场,占地约6亩。广场的形状很像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四方街,取“权镇四方”之意。也有人说是因为这里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四方街是我国南方有条被称为“茶马古道”的贸易通道的起点,它是藏区及丽江的马匹、毛皮、藏药等特产和南方的茶叶、丝绸、珠宝等商品的一条贸易中心。古往今来,白天,这里商贾云集,买卖兴隆,并自然的归行划市连周围的几座桥都成了一些商品的专卖地,如科贡坊前的这座桥叫“卖豌豆桥”,西南角的那座桥叫“卖鸭蛋桥”。到了夜晚,特别是节日的夜晚,这里又成了各族儿女的歌坛舞池,人们燃起篝火,在这里对山歌,跳起锅庄、阿丽哩、芦迪舞,通宵达旦。如果你巧逢这样的盛会,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忽然,我发现玉龙雪山上的雾全散去了,从四方街上看雪山非常清楚,连冰川都看的见。 最后就是大水车,两座水车,大的七八米,小的两三米,有人说它是子母水车,也有人说它是情人水车。过去古城里就有水车,今天在一些偏远之地也还在使用。它可以用来舂米磨面,如果人住在爱高处,但水在低处流,还可以用它来提水。往右是写有******主席题词的照壁,古城里有三房一照壁的民居,那民居就像这个样子。右边是水龙柱,龙是管水的,古城里的土木建筑最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立了这个水龙柱,以表达古城人民免除火灾的愿望。千百年来,古城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古城。 下午的活动安排是拉市海,拉市海位于丽江县城西面8公里处的拉市坝中部,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拉市"为古纳西语译名,"拉"为荒坝,"市"为新,意为新的荒坝。这里原为滇西北古地槽的一部分,中生代燕山运动时榴皱隆起成陆,至中新世成为一个准平原,随着横断山脉造山运动的发展,到上新世末至更新世初,这个准平原又分割成三个相对高差在100米至200米的高原山间盆地,拉市坝是其中最高的坝子,坝中至今仍有一片水域,便称拉市海,湖面海拔2437米,拉市海由季节湖变成了保持一定水位的高原湖泊,如镜的湖面倒映着玉龙雪山,越冬水鸟安然栖息,或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构成高原湿地特有的气息。在这里可以骑马、游湖、观鸟,我们选择了坐船... 回到丽江,沉浸在美好的遐想中,第二天的去向也定下来了,那是我最期待的一个地方,睡吧...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3f4f74ca01000apb59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