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大钟寺钟的来历

[游记]大钟寺钟的来历

2007-07-16    yahoo.com

凡是到过北京的人.都知道北京有个“钟王.这就足距离西直门只有四五里地的大钟寺里面的大钟。大钟寺正名叫“觉生寺”,觉生寺有个钟楼,顺着朔I旋的梯子爬上去,站在楼板上,一个成年人不过和都大钟的“钟鼻”一般高!好大的钟楼,好大的钟啦。大钟寺嘛,大钟不大还称得起钟王?这口钟有多么重呢?不多不少,整整是四十三吨半——八万七千斤,不算小了吧!觉生寺因为有了这口大钟,“觉生寺”三个字,反倒被人忘掉了,连老北京人都有的说不上这三个字,都顺口叫了“大钟寺”。大钟寺的大钟,是在这里铸的吗?不是的,是从别处挪来的。
关于挪这么重的大钟,老辈儿嘴里就传说了这么一个故事——
这又是明朝永乐皇帝时候的事啦:燕王朱棣做了皇帝以后,老怕有人会推翻他的“宝座”,他为了“消灭”民间反抗的力量,就派军师姚广孝收集了老百姓的刀啦、枪啦的武器,铸了一口重量八万七千斤的大钟,上面刻着全部“华严经”——说这样,老百姓听了钟声,就都不会反抗他啦。
这口大钟,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会沉到西直门外万寿寺前面的长河的河底下去啦(这地方,在现在北京西郊动物园西边一里多地,长河就是动物园、北京展览馆后面的那条河)。经过了明朝,又经过了清朝前期一百多年,始终谁也没想到捞它,甚至谁也不知道有这么大的一口大钟……
这一天一一谁也说不清是哪一天,忽然有个打鱼的老汉,发现河底还埋着这么一口大钟,当时就传说开了。当然,不多的时候,也就会当做一件稀奇的事儿,传到清朝皇帝的耳朵里去啦。清朝皇帝知道了这件事,马上给管工程的工部大官下了一道旨意,叫他们要把这口钟打万寿寺门前的河底下捞出来,挪到觉生寺去,修盖一座大钟楼悬挂这口大钟。工部大官奉了皇帝的旨意,就派了一个监工员,几个管工员,带着工匠去捞钟__娜钟——挂钟。钟倒是打河底捞出来喊。挂钟也不算足什么太难的事,就是那八万七千斤重的大钟,怎么样能够挪到五六里地以外的觉生寺去,真想不出好法子来!
夏天捞出来的钟,快过了一个秋天,还想不出挪钟的主意。工部大官就催监工员,监工员就催管工员,管工员就催工头,工头和工匠们,左思思右想想,怎么也想不出好法来子,真烦心透啦!到了九月天气啦,外面下着小雨,工头和212I~更愁烦啦,大伙凑起钱来,在窝棚(工棚)里喝闷酒儿。窝棚里只有一块青条石,就当做了桌子:条石的一头儿,坐着工头,工匠们围着这个石桌子坐着。从棚顶上不断地往下漏水——漏水?还大得了挪钟,所以大伙谁也不在乎漏水不漏水了。石桌子这头儿坐着的工头,端起酒盅来,让大伙喝酒,喝了好半天啦,工头是越喝越烦,就对石桌那一头的一个212L~说:“老李,你替我干一盅。”工头刚端起酒盅,就因为手上沾着有水,把酒盅滑倒啦。大伙儿都说:“可惜!糟踏一盅酒。”旁边一个平常不爱说话、人都叫他“哑巴”的工匠说:“盅儿太滑,推过去就行啦。”大伙谁也没理“哑巴”,仍然喝着闷酒……
这当儿,忽然一个工匠蹦起来,拍着手说:“对!有啦。‘哑巴’的话有理!”大伙问他嚷什么,这个2121~!说:…盅儿’不就是‘钟’吗?它不是挺滑吗,假如咱们打万寿寺到觉生寺,开一条浅河,放上他一二尺水,冻上了冰,把钟从冰上推过去,不就行了吗!”
大伙都说有理,接着又合计了半天,第二天,就禀报了管工员。管工员一层层地报到工部大官,工部大官叫他们赶紧平地——挖槽——放水——结冰——滑钟。八万七千斤重的大钟,就这样打冰上滑到了觉生寺!
现在那口大钟,还在那钟楼里挂着呢。后来,有人想起这挪钟的故事来,就说:“这出主意滑钟的人,兴许就是鲁班爷。”

转自:http://i.cn.yahoo.com/blog-gm.Orq8mdKfegGZ0PmgqFlnY2nI-?cq=1&p=6156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