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广西游记:初探灵山秀水

[游记]广西游记:初探灵山秀水

2007-07-24    sowto.com

广西游记:初探灵山秀水

灵山一角

在我还没有踏进灵山的时候,灵山只是一个地名,它叫灵山也好,山灵也罢,似乎都与我无关。提起广西,反映在我脑海的是桂林,是阳朔,提起广西,我向往的也是桂林,也是阳朔,谁知道,灵山--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会给我这么震撼的感受,它让我与心灵约会,奔向快乐,寻找到另一片迷人的天空。

到达灵山已经是晚上,我们下榻六峰宾馆。当我把房间的窗帘拉开的时候,“哇”的一声惊叹情不自禁地从口中崩出。美!当时,我能想到的形容词就是这个。那种美掠夺了我的思考能力,我只能呆呆地看:天空,深蓝深蓝,像夜晚的海的颜色,平静无波,静如处子,温柔娴静。偶尔吹来的几丝白云像玉带,像指尖,从上面掠过,蜻蜓点水。六峰山上泛着七彩的光,似乎彩虹的颜色通通都赐予了它,红的,黄的,蓝的,紫的……发出夺目的光,像西游记里唐僧师徒见到的那一颗放在塔顶的宝物。

第二天,我们起了个大早,经过昨晚的“熏陶”,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马上就开始爬六峰山了。谁知天空不作美,居然下起了雨来。正当我们犹豫着,不知所措的时候,天开始放晴了,柔和的阳光洒了一地。

后来我才感觉到老天的用心良苦。

走进六峰山的大门,感觉六峰山就在我头顶上俯视着我。我抬头仰望,山不高,很宽,一瞬间我仿佛躺进了情人背臂弯里,甜蜜地不可言传。满山的青衣,经过大雨的冲刷和阳光的普照,显得越加苍翠,越加灵气逼人。

六峰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有“半巫山”之称。为什么不成西南巫山或者广西巫山,而要取名“半巫山”?原来啊,巫山有十二峰,而六峰山刚好是它的一半,因此也叫“半巫山”。六峰山,六峰各自为王,分别是“龙头”、“凤尾”、“鹤立”、“龟背”、“保障”、“冲霄”,它们的名字都是根据自身的形状而得来。

正对大门的是一座孙中山像,穿着中山装的孙先生威严正立,做步行状。我不禁纳闷:孙中山与灵山有何相干的?

原来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孙中山发动南方起义,委派王和顺为中华革命南军都督,率领起义部队从防城、钦州转战到灵山,但由于清政府的守兵和援兵内外夹击激战三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失败了。灵山人民为了纪念这段历史就把孙中山铜像立在这里以作纪念。孙中山先生像的像座是由三种颜色组成,“红色、黑色、白色”,这三种颜色象征着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民生、民主、民权)

我们从中山像的左方拾阶而上,绿荫渐渐包围了我,我的细胞从上到下,从内到外都有一种清凉的感觉,我也成了一棵会移动的树了。呼吸着,从树上,从山里散发出来的负离子,大有秋日登高的愉悦。导游告诉我,六峰山是纯天然的负离子“制造场”,每一平方空气里蕴含着对人体有好处的负离子是相当丰富,有事没事,多呼吸几口,人的精神也会好起来。想着远在几百公里之外的居家之城,不由自主地多吸几口,如果我能把它们带走该多好,但它们属于六峰山,而且仅仅属于,我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无限的享受。

在路上,我看到了一个造型奇特的骆驼,而一个石骆驼。它半蹲着,中间拱起的双峰清晰可见,我刚想发问为什么要造一个石骆驼在此,导游仿佛看穿我的心思,开腔解说了。原来这个石骆驼不是人工所为,使天然的,当初发掘出土的时候就已经是这个样子了。我竖竖拇指,赞!

由于六峰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因此山里有十分多的岩洞,而且每一个岩洞都没有经过人工的雕琢,又是一个纯天然!

上六峰山有三个山门,我们很快就来到了六峰山的第一个山门,又称古坊,上面四个字是“灵岩初地”,据介绍,这几个字是灵山中学书法教师陆登阁重写的,原来是江南河道总督廉州府太守康基田亲笔题写的,两边的对联是“灵岩脉出通三海、初地攀登上六峰”。

这座古坊建于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至今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山门一直保持原来的样子,没有倒塌,毁坏过,过了山门就是上山的主道,右边的山道是80年代中期为了方便游客在人流拥挤时上下山修的,在山门后的“福德楼”,就是六峰山的土地庙,这个“土地公”是我们灵山县原文联主席陈宜坚刻的,很多人上六峰山,除了朝拜北帝以外,一般在上山时都在这里烧一柱香,求个财运亨通,平安幸福,所以这里常年累月旺盛的香火把“福德楼”的石壁都熏黑了。

从左边的小山道上走不远,到了龙头峰的龙头石下,在左侧的岩壁上有一幅石刻“云梯”,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一个灵山知县李榆写的。这是一个双关语,一方面是形容这段高山石路,另一方面也表示他有仕途进取的雄心。在我们正面的龙头石上有四个大字“人寰胜地”意思是这里是人世间的好地方,同时这四个字是出自明朝海北兵备道佥事长官曾烻的手笔(海北兵备道兼有考察监督地方官和调度军事的职权)(海北兵备道是明朝广东省监察部门按察司在廉州府的派出机构)这四个字中的“人寰”和“胜地”是略有不同的,这“胜地”两字是后来重新刻补上去的,原来的“胜地”两字在文革时期因刻写“四个伟大”而被毁坏,文革后,才组织县内国家级书法家曹胜连根据“人寰”两字,模其气势,参其笔锋而补刻。字下有一首诗:“凤凰山外,数峰青青,如六枳篱,如下曲屏,危崖不坠,谁为削成,触目延赏,我思仪徵”。这首词的作者林翼中是北伐战争时期叶挺铁四军十一师的政治部主任,后来任广东省民政厅厅长,1933年他到灵山探亲访友游六峰山后,大发雅兴而作。

转自:http://www.sowto.com/bbs/dispbbs.asp?boardID=10&ID=19735&page=128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