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记游爨底下 (北京 同乐园 游记)

[游记]记游爨底下 (北京 同乐园 游记)

2007-07-16    

记游爨底下
北京西郊的爨底下村因为保留有明清的古民居而闻名,尤其在画画的圈子里很出名。
我们一进村就发现随处都是摆摊儿画画的学生。村里的老房子都是依山势而建,所以所有的四合院的房子都体量小巧,空间布局曲折幽深。沿石板小胡同向上走着,七拐八拐,不知如何就到了一户又一户。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整个村落给人感觉错落有秩,空间丰富多变,几乎是移步易景。
房子自然全都是老的,椽子、柱子和格子窗都是些老到棕黑色、素面无漆的木头,质感很强。有很多户都锁着门,没人住了,还有不少残垣短壁,都完好的没有人收拾,带来不少沧桑感。
屋里正用的家具也有明清式样的,桌子和椅子都尺寸颇大,也是素面、颜色黑黑的。我们在一家院子里吃午饭,用的就是这种高大的老桌子,但坐的却是现代尺寸的折椅,结果感觉都快够不到吃的了。吃的是拿他们鸡圈里正在咕咕叫着的鸡下的蛋炒的蛋炒香椿。香椿叶子自然是眼前的树上摘的。可是还是很黑的要了十块钱。不过很新鲜,炒得也香喷喷的。
爨底下是个不大的村子,如果不画画儿的话,一个小时左右就逛完了。山间的一条路把村子分成两部分。顺着这条路再往山里走,是通向柏峪村的路,大概要走一个半小时。路已经平得很好了,据当地人说,到六月份就会铺成柏油路,到那时机动车就可以直接开进去了。现在,这条路上满是小石子和湿润的土。因为有土,所以还不时见到一些小草点缀其间,我还发现了一株蓝紫色的小花悄悄的开在路上。为了开发这里的旅游资源,对当地的农民来说,把路修成象城市里一样似乎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走在这条路上,天空一直阴阴的,一层薄薄的云在层层的山峦间缓缓的飘着。这是一个比较宽阔的山谷,风在来回的游荡,好象天际的一只不太听话的风筝。路的一侧是一片片随山谷很缓的坡势修的梯田。田里的土刚刚松过,显得厚厚软软的。不过,凭我的眼力,实在看不出是不是已经种下了什麽东西。田梗上有规律的载着大树,和一些自己生出来的野杨树。那些野树的样子很洒脱的,甚至到好笑。通常都是细高挑的树干,也不那麽直,光光的树干高扬着,而在偏顶部忽然哗啦啦的生出许多嫩绿的叶子。在背光下,显得轻盈又透明,象山间的一把把小梳子,在风中轻轻的倾斜着。
走在飘起细雨的山路上,回头看见远山就在转弯处,那山和天空又有多少种交融变化的光影色彩……它就呈现在我的眼前,无言正是最好的语言。从我们站着的这个相对狭窄的地方望过去,山景显得很开阔,而重色的、颇有体量感的近山更是衬出彼处的清远飘渺。
我看到路边一株细细的、孤独摇曳的毛毛草,于是弯腰侧目拉近与它的距离。从它的视野看这个世界,忽然间发现了同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景致。下意识的继续把视线倒转到底,我竟然看到了一个增添了十分魅力、迥然不同的世界。我怦然心动,不禁叫出了声。

原始链接:http://www.cnhuu.com/travel/youji/200705/travel_12935.html
转自:18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