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圆明园之行 |
[游记]圆明园之行 |
2007-07-16 ylyss.com |
圆明园之行 本网讯 在圆明园建园300年罹难147年之际,10件流落民间近百年的散佚文物终于回归圆明园。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和区工商联联合承办的“圆明园流散文物回归首归仪式”,于2007年6月8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前夜在圆明园大水法前举行。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海淀区委区政府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志愿企事业单位、志愿艺术家、志愿小画家代表以及各界群众五百余人见证了这一百年不遇的历史时刻。凤凰卫视中文台对仪式进行了全程录制,并于文化遗产日播出。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新浪、百度、搜狐、腾讯等40余家媒体对活动仪式进行了报道。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林岫,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卢禹舜,国家画院画家代表范扬、赵卫、孔紫、谢永全,中央电视台书画院前院长赵立凡,中国艺术创作院院长严学章,中国艺术创作院副院长刘德功,中国艺术创作院山水画创作院院长杨留义,《中国艺术》杂志总编辑彭一超出席了圆明园流散文物回归活动首归仪式,并现场捐赠了中国书画作品多幅,其中,林岫捐赠的书法作品是行草自撰“减字木兰花——参加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暨流散文物首归仪式感赋”六尺三条屏;国家画院捐赠的一幅作品是由卢禹舜、范扬等五人集体创作的八尺整张中国画《圆明园夕照图》;中国艺术创作院捐赠的是一幅由严学章、刘德功等五人集体创作的八尺整张中国画荷花写意的《和谐图》。所捐作品归属中国圆明园遗址保护基金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严学章义捐的作品名称叫《情系圆明园》,是他专为这次文物回归精心创作的。十二生肖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标志性符号,十二生肖代表着所有的中华儿女,中间一个隶书“归’字点明文物回归的主题。围绕“归”字的一段题跋文字真实地记录了文物首归这一为全世界所关注的重大历史事件。一幅对联:“你属什么,我属什么,无论属什么,血脉属华夏;祖在哪里,宗在哪里,不管在哪里,根本在中国。”表明所有的中华儿女企盼文物回归、保护文化遗产、共建和谐世界的共同心愿。 据介绍,此次回归的10件文物全部是石雕构件,其中绝大部分位于被焚毁前的西洋楼建筑群落。10件中最为珍贵的当数一对具有西洋风格的吐水石鱼,两条汉白玉石鱼大小一致,身长125厘米,高58厘米。据专家考证,这对石鱼原本位于现在圆明园的标志性建筑大水法前,大水法从乾隆十二年动工,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基本完成,因此这对石鱼至少有248年的历史。圆明园遭劫后,这对石鱼于上世纪20年代末流落民间,如今终于被有识之士无偿送回了家。同时回家的其余8件石刻文物包括台阶、栏杆、底座等,是由北京电教馆送回的。(一超/文、兆福/摄) |
转自:http://www.ylyss.com/bbs/viewthread.php?tid=1036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