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京北京游记—北京圆明园—同程旅游博客 |
[游记]北京北京游记—北京圆明园—同程旅游博客 |
2007-07-16 17u.com |
【出游地点】北京·圆明园 【出游时间】2006.09.17 【出游人物】斜月三星 【景点简介】 历史上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占地5200余亩(350公顷),有著名景群上百处。自清代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起,原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祯(雍正)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后,依照紫禁城的格局,大规模建设。到乾隆年间,清朝国力鼎盛,是圆明园建设的高潮,以倾国之力,空前的规模扩建圆明园,以后又经嘉庆、道光、咸丰年间的续建,5个皇帝前后经过151年将其建成。役使无数能工巧匠,费银亿万建造经营而成。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造园艺术,精美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收藏闻名于世。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 全盛时占地5200多亩,周长十多公里。然而不幸的是,这座名园于1860年10月被英法联军动掠焚毁,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惨痛的一页。 国成立后,将圆明园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经过多年整修,遗址公署已初具规模,大部分山形水系得以恢复,再现了山水相依、烟水迷离的江南景致。园内有数十万株树木,复建的少量园林建筑重现昔日光彩,一些重要遗址得到保护整修,形成了以西洋楼为代表的宏大遗址群落。 【出游贴士】春夏为游园最佳时期,由于园内景点不多,可与颐和园安排在一天 【出游摘要】 出门前并不确定,今天我要去哪里,我只知道自己要出去走走。站在公交车站,我决定让老天决定我今天的行程。只要有车就上,然后根据车子决定要去的地方。 一个小时之后,我站在了圆明园的大门,耳朵里依然充斥着空中传来的电波,偶尔有短信的打扰。入园之后,我直接左转,觅着幽静的小道而去。极目而去,除去湖面便是一片的荒芜,或许春天的圆明园会更加美丽。 是的,我喜欢这样杨柳依依碧波悠悠的江南景致,也许是因为想家了。不知道为什么,每次面对这样的景致,我都会变得很安静。沿着湖边的小路,偶尔有风拂过脸颊,汗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顺着皮肤缓缓下滑。听着音乐,举着相机,突然想到:这个时候要是有本书该多好。不经意的路过,一个女子静静的盘坐于岸边,用笔在素描本上勾勒出烟柳楼亭的轮廓。 这样的林荫小道同样是我喜欢的。斑驳的阳光印射在地上,似乎支离破碎了,却依然白的耀眼。绿色的藤蔓植物将棚架绕的严严实实,只是偶尔的空隙暴露了天空的痕迹。 很少有人步及此处,我只是想远离人群而无意踏入。通过轮廓,我看的出是一直狮子趴在绿草地中。只是经过那一年火的洗礼之后,他的记忆中有多少的沉重? 此处为黄花阵,一个欧式的迷宫。中心为八角西式亭,外围是一米来高的长方形迷阵。凭着感觉,很容易就进入到中心。而前方的男子为了贪图便利直接翻墙而入,这样是不是少去了不少游走的乐趣? 一堆哭泣的石头,所有的辉煌在八国联军的一把大火中化为乌有,所剩下的只是凌乱的残骸在时间的巨轮下艰难的呼吸着。四处散乱的巨石绘着编号,横七竖八的卧在地上。而今,除了游者感叹的语气和竞相留念的身影,谁又去在意曾经的一切。 天气异常的回温,猫儿以她的姿态小憩着。往更深处才发现,原来还有不少的猫儿用自己舒服的方式散布在各个阴凉处。不喜欢猫,甚至有点怕猫,总是离她远远的。可是每次看到猫,便想起一个朋友,他是那样呵护着小猫。 无意中发现有个小生命在即将败落的花丛中忙乱的飞舞着,原本以为是蜜蜂,可仔细一看,似乎是蜂鸟。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蜂鸟,一直以来她都是以一个神秘者的身份出现在我的印象之中。 走在出园的路上,一路往西便出了遗址的大门。一缕阳光迎面而来,于是举起相机抓下透过枝头的阳光。因为阳光,树叶显得更加的晶萤剔透。 夕阳西下,湖面上依旧有人泛着小舟。依旧沿着湖岸行走,只是不知不觉的绕了一圈,回到了原地。于是,小坐片刻然后打理背包继续行进。这回认准了南边,一路往南。 很不起眼的狗尾巴草,家乡的荒地和土路边随处可见。不曾忘记如何用十三支粗壮的狗尾巴草编织憨态的小狗,只是不管如何重复也到达不了母亲的境界。去年北戴河归来,在车上兴起重温了儿时的游戏,换来的是同事的欢喜和称赞。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78411.html26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