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3/31 1861年,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他们的名字叫法兰西和英吉利 在历史课本上,我们总是首先记住这一段屈辱,然而,对圆明园本身到底有多么壮观,却好像并没有多少人能说得上来,一方面是因为被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没有亲身去遗址公园体验的缘故。 带着这样的目的,我拽着在钢院读博的同学,一起骑着单车在一个艳阳高照,树枝刚刚吐绿的星期天到此一游。 损毁太严重了,能看到的遗址实在太少,很多新修的建筑,让人有点失望---据说园中一百多座大小的桥现在仅存一座。好在水边的小路上,四处可见黄色的连翘和紫色的不知名的小花,再加上时不时飘荡到眼前的柳枝,仍然可以感觉到盎然的春意,无论如何,至少这可以算作是一次公园的春游。 西洋建筑群里最先映入眼帘的自然是大水法---残缺的大水法是许多人心中圆明园的标志性建筑和唯一建筑。旅游团很多,四处都是操着各种口音的游人,想在水法下面照一张没有别人的单人照也远非易事。一块块巨大的仍然可以从其残骸中看出精美雕工的石头给人以恍若隔世的感觉,就像是造物主的残酷的玩笑---可知是精美绝伦的汇聚人类最高智慧的景观,却以残缺不全仍可见当时辉煌端倪的遗址存在,这大概就是悲剧的原始定义了。国家花了大价钱钱在拍卖会上赎回了海晏堂的部分生肖青铜首级,不知道这样会不会同样有助于收回帝国的尊严。 2005年拍的圆明园的纪录片获得好评甚多,三维的全景复原也使今天的人们对昔日的辉煌有了直观的印象,然而其中引用雨果和其他传教士的笔记和信件来对圆明园的奇迹进行佐证的做法却让我很不以为然---为什么有些人一定要外国人觉得好才是真的好呢?可知如今一百四十七年过去了,中国仍然没有摆脱这两个国家的羞辱。无论如何,让我们引用雨果这个并没有到过圆明园的法国佬对圆明园的评价作结吧: 请你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作骨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里盖神殿,那里盖后宫,奉上神像,奉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你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