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解密:圆明园流失海外文物

[游记]解密:圆明园流失海外文物

2008-06-27    sina.com.cn

题记:2007年6月8日是圆明园建园300周年纪念日,12件流落民间近百年的文物以捐赠形式回到圆明园。这不由让我们联想到这些文物当年是如何散失的?到底有多少圆明园文物散落在民间,乃至国外?1860年10月18日,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劫掠、火烧圆明园,园中收藏的大量珍品被强掠至国外,这些珍宝后来的命运是怎样的?

为了解圆明园流失海外文物的情况,记者走访了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中国首家以抢救流失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为宗旨的公益机构,2003年以来实施国宝工程,以回购、回赠、讨还等方式多渠道多种方式促成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回归。

2003年,港澳爱国企业家何鸿燊向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捐款,字海外购回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中的猪首,是该专项基金实施“国宝工程”后以公益方式抢救回国的第一件重要文物。

“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有多少文物因战争掠夺、盗掘、盗凿等非法的、不道德的方式流失到国外?我们看到的统计数据都是片面的、混乱的,而且跟古代通过贸易、文化交流输出的文物艺术品,被混为一谈了。抢救流失文物首先要摸清家底,我们到底有多少文物流失了?很难摸清!有据可查的还好,比如圆明园,但谁知道有多少被烧了、砸了?对流失国外的圆明园文物,只能是遇到一件、判断一件,很难有个系统的调查统计。”

罪恶的大火不但焚毁了一座旷世名园,对人类文化也造成了巨大破坏。1860年圆明园被劫掠、焚烧后,圆明园旧有陈设、收藏的稀世珍宝现存国内很少,大量瑰宝流落国外后,一部分旋即被献给王室,后被各博物馆收藏。有些很快见于市井,被拍卖或出售,百余年间在不同的收藏者辗转。从旧时的见闻描述中,可管窥一二。

当过光绪皇帝英文教师的张德彝,曾任清朝驻不列颠、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公使。1866年,他作为中国第一位赴欧旅游团成员出国游历,回国后写下日记体游记《航海述奇》。书中记述说,在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四月初四日,张德彝出国游历英国伦敦,游玩中来到一个地方,室内非常宽阔洁净,看见货架“上下罗列者,皆中国圆明园失去之物,置此赁卖”,“龙袍、貂褂、朝珠、太后朝珠、珠翠、玉石、古玩、诸般画轴、神像、金鸡、屋中天马、银鼠等,皆御用之物”。

目前,美国、日本、西欧各国博物馆很多都收藏有圆明园珍贵文物,其中最集中是英国大英博物馆和法国枫丹白露宫。这些文物包括有商周著名的青铜器,历代的陶瓷器,古代名人的书画,清朝皇帝的御玺,以及玉如意、时钟、金塔、金钟、玉磬等宫廷陈设品,还有清代瓷器、漆器、玉器、牙雕珐琅、景泰蓝、珊瑚、玛瑙、琥珀、水晶、宝石、朝珠、木雕等精美艺术品。此外,还有从外国进贡的贡品和无数的金银珠宝。

《女史箴图》局部

英军所劫走的圆明园文物一部分献给了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另一部分被拍卖。献给女王的圆明园文物存放在大英博物馆,其中国宝众多,如东晋时期大画家顾恺之绘制的《女史箴图》(上图),乃中国古代卷轴画的稀世珍品。大英博物馆还收藏有原陈列在圆明园内的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如意、时钟、金塔、金钟、玉磬等宫廷陈设品,以及清代瓷器、漆器、玉器、牙雕珐琅、景泰蓝、珊瑚、琥珀、玛瑙、水晶、宝石、朝珠、木雕等类艺术品。

现收藏在英国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内的圆明园艺术品,数量也有不少,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玻璃画《皇帝在万寿山下接见蛮人》,画中的皇帝很可能是嘉庆皇帝。

流散在法国各博物馆的圆明园文物数量也数目繁多,且极其精美。清末外交官薛福成在其《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中记述: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他在巴黎东方博物院中国展室中发现“有圆明园玉印二方。一曰:‘保合太和’,青玉方印,稍大。一曰‘圆明园印’,白玉方印,稍小”。

光绪三十年,改良派领袖康有为游历欧洲11国,写下著名的《意大利游记》和《法兰西游记》。在巴黎之旅中,康有为详细记述了巴黎博物馆中收藏的圆明园被掠文物的情况:“观内府玉印晶印无数,其属于臣下者不可胜录。”康有为还写道:“干那花利博物院,此院一千八百七十九年开,亦伤心地也。院为圆式。内府珍器,陈列满数架,凡百余品,皆人间未见之瑰宝,精光射溢刻籀精工。”在详细描绘所见珍宝后,康有为慨叹“皆中国积年积世之精华,一旦流出,可痛甚哉!”

《圆明园四十景图》之一

目前收藏于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内的圆明园艺术珍品主要有:由清代宫廷画师沈源和唐岱共同绘制的绢本《圆明园四十景图》(上图);宫廷画师沈源和孙佑刻版的木刻本《圆明园四十景图》;宫廷画师伊兰泰制作的海晏堂等西洋楼铜版画四十幅;郎世宁绘制的宣扬乾隆皇帝武功的《格登鄂拉斫营》,以及《圆明园菊花迷宫图》等。

收藏于法国巴黎集美博物馆内的圆明园艺术品主要有:郎世宁绘《乾隆肖像》:乾隆皇帝41岁时的坐像,乾隆身旁站立两位大臣,人物极具神韵,是中国与欧洲绘画技艺相结合的佳作;乾隆百花瓷瓶,作陀螺状,造型精美,画法上乘,瓶上的花卉图案种类各异,绚丽多彩、万紫千红,非常美观,是乾隆时代的艺术珍品。

美国很多博物馆也收藏有圆明园文物。收藏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内的康熙玉如意,为圆明园散失的艺术珍品之一。它由一块名贵的白玉雕刻而成,长近半米,白中透绿,被雕刻成多孔真菌形状。手柄顶部有“御制”两个大字,下部刻铭文:“敬愿屡丰年,天下咸如意。臣吴敬恭进”。当年它被英法联军抢走后,又在巴黎拍卖会上被拍卖,最后入藏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收藏于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内的圆明园艺术品主要有:郎世宁绘《乾隆帝后和十一位妃子肖像》,画中的青年时代的乾隆皇帝英姿飒爽,栩栩如生。这幅画乾隆只见过3次,即绘制完成之时,70岁时和他退位之际。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澳克艺术中心收藏有一座原藏圆明园的乾隆大玉山子。这是一块含有绿色和白色的玉石,能放射清冷的灰绿色光泽,在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被雕刻成一座高峰深谷的玉山。山崖下露出亭台殿阁,小路和下面的山脊上有几组浮雕人物,房前有一个百合花环绕的池塘,极为壮观而精致。在峭壁之上,还刻有乾隆皇帝御笔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

枫丹白露宫: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

在西方博物馆中,收藏和展览圆明园珍宝最多最好的要数法国的枫丹白露宫,宫中的中国馆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枫丹白露宫中的中国馆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欧也妮王后建立的。兴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存放抢自圆明园的文物——1860年英法联军劫毁圆明园后,侵华法军司令孟托邦把从圆明园抢劫来的所谓战利品敬献给拿破仑三世和欧也妮王后。欧也妮王后将送给她的圆明园文物汇集在一起,在枫丹白露皮埃尔大厦旧址底层建造了中国馆。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cfafe0010009uq.html53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