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旅游游记

[游记]旅游游记

2007-07-21    uukm.com

麗江古城——世界文化遺產

又名大研鎮,它位於麗江壩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獅子山,東南面臨數十裏的良田闊野。麗江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國向聯合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的古城之一。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牆的古城據說是因為古代麗江世襲統治者姓木,如果築城牆,就猶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這樣顯得不吉利。由此可見,納西族是一個比較開放的民族。

大研鎮是一座古城,在麗江縣城中,因為它四面被青山環繞,形狀如同一塊碧玉大硯,所以取名大研鎮(硯與研同音)。它最初建于宋末元初(西元12世紀末~13世紀初),距今大約有800年的歷史,它盛於明清。當時麗江古城已具相當規模。

古時的城建方法是先行開河,然後依河水的來龍去脈進行城建規劃,布街辟路。麗江古城的城建方法亦是依承傳統的古城建規劃法的經驗,所以它也是中國古代城建方法的活化石。

古城保留了大片明清年代的居民建築,均是土木結構瓦屋面樓房,多數為三坊一照壁,也有不少四合院,融合了納西、白、漢等民族建築藝術的精華。居民建築佈局靈活,注重裝飾,精雕細刻。在他們的門窗上多雕飾花鳥圖案,並且色調濃烈。這裏的居民都喜歡在庭院種植花木,擺設盆景,無戶不養花,無戶不流水,形成了“家家流水,戶戶垂柳”的高原水城風貌,被譽為“高原姑蘇”、“東方威尼斯”。
古城的泉水富有音韻;麗江古城遊蕩著天籟的靈魂。清澈的泉水分三股主流穿城而過,在城區又變幻成無數支流,穿街走巷,入院過牆,流遍萬戶千家。黑龍潭是玉河水的源頭,泉水從四周山麓的古老栗樹下、岩隙中噴湧而出,在此彙成一個巨大而又神奇的出水潭,成為古城生機勃發的秘密。

古城流水密佈,約2平方公里的城區內,架有大小橋300多座,最著名的數大石橋、萬子橋和南門橋。三橋皆為明代所建的石拱橋。其中大石橋為雙孔石橋,長10.6米,矢高2.2米,寬3.84米,橋的位置處於古城繁華地段,行人絡繹不絕,橋市生意興隆。萬子橋為單孔橋,長9米,矢高3.4米,寬4.2米,“萬子”象徵子孫萬千。南門橋為單孔石拱橋,砌有石雕龍頭。 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坐落在麗江壩中部,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牆的古城,據說是因?麗江世襲統治者姓木,築城勢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

麗江古城的納西名稱叫“鞏本知”,“鞏本”倉廩,“知”即集市,可知麗江古城曾是倉廩集散之地。

麗江古城始建于宋元,盛於明清,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滇遊日記》曾寫麗江古城中木氏土司宮邸“宮室之麗,擬于王者”。城區則“居廬駢集,縈城帶穀”、“民房群落,瓦屋櫛比”,可見當時麗江古城已有名。麗江古城曾是明朝麗江軍民府和清朝麗江府的府衙署所在地,明朝稱大研廂,清朝稱大研裏,民國以後改稱大研鎮。

麗江古城,因?集中了納西文化的精華,並完整地保留了、元以來形成的歷史風貌,被國務院列?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跡。

在麗江古城觀賞什麼呢?主要有以下幾項:

一、登高憑勝,你可看古城形勢。古城巧妙地利用了地形,西有獅子山,北有象山、金虹山,背西北而向東南,避開了雪山寒氣,接引東南暖風,藏風聚氣,占盡地利之便。

二、臨河就水,你可觀古城水情。古城充分利用泉水之便,使玉河水在城中一分成三,三分成九,再分成無數條水渠。使之主街傍河、小巷臨渠,使古城清淨而充滿生機。

三、走街入院,你可欣賞古城建築。古城建築全為古樸的院落民居,房屋構造簡造、粗獷,而庭院佈置和房屋細部裝飾豐富而細膩,居民喜植四時花木,形成人與自然的美好和諧。

四、入市過橋,你可一覽古城佈局。古城佈局自由靈活,不拘一格,民居、集市、道路、水系組織聚散合理,配置得當,再加上石、石橋、木

转自:http://www.uukm.com/chinese_gb/web/artc/4340.html22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