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圆明园游记

[游记]圆明园游记

2008-07-01    sina.com.cn

1月9日,周二,晴

从北京大学西门之南端对过道西的北京硅谷电脑城出发,我沿着北京大学西门的方向向前走到头,横着的马路就是颐和园路和清华北路的交汇处。也就是说,北京大学西门外的路把颐和园路和清华西路分成两部分,一条为颐和园路,而另一条为清华西路。其堵头即是北京101中学,她在颐和园路11号。

我沿着清华西路向东走,没有几步,就见路北有一处古皇家建筑坐北朝南的一座大门。这是什么地方?我不知道。处于好奇,我走近一看,啊!原来是大名鼎鼎的颐和园遗址所在地。正想找个地方玩一下,消遣一番,这下可好了,我又有了一个本来就很想去,但又不知道如何去的地方。

在圆明园门口的公园简介上是用中英文对照的写的,其中文部分如下:

颐和园遗址公园位于北京西北郊与圆明园相邻,她是在著名皇家园林遗址上整修的一座具有特殊意义的主题性公园。

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占地5200余亩(350公顷),有著名景群上百处。自清代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起,这座帝王御园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帝,在150年间,役使无数能工巧匠,费银亿万建造经营而成。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造园艺术,精美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收藏闻名于世。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然而不幸的是,这座名园于1860年10月被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惨痛的一页。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将遗址列为公园用地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年整修,遗址公园已初具规模,大部分山形水系得以恢复,再现了山山相依,烟水迷离的江南景致。园内数十万株树木清翠欲滴,季节性花卉如霞似锦,复建的少量园林建筑重现昔日光彩,一些重要遗址得到保护整修,形成了以西洋楼为代表的宏大遗址群落,给人以历史启迪。

其英文部分略。

圆明园公园的东南西北分别被颐和园东路,清华西路,颐和园西路和北五环所包围,大体成一个矩形。在公园的导游图上的下方,写有39个景点或位置。分别为:

1,绮春园宫门 2,鉴碧亭 3,正觉寺 4,绮春园单孔残桥 5,仙人承露 6,凤麟洲 7,浩然亭 8,会心桥 9,绮春园四方亭 10,金玉大水法 11,别有洞天 12,广育宫 13,夹镜鸣琴 14,观澜堂 15,蓬岛瑶台 16,海岳开襟 17,藏密楼 18,平湖秋月 19,万壶胜镜 20,谐奇趣 21,黄花阵 22,养雀笼 23,方外观 24,海晏堂 25,展览馆 26,远瀛观 27,大水法 28,观水法 29,方河 30,长春园东门 31,狮子林虹桥 32,狮子林水关 33,七孔闸 34,鉴园 35,如园 36,全景河舟 37,含经堂 38,长春桥 39,长春园宫门

面向圆明园正门之西,还有一石碑。上写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圆明园遗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三日公布
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一九九零年十月立

圆明园遗址公园正门的上方悬挂一块写有“绮春园”三个金黄色大字的匾额,这就是公园南门的入口处。门票价格为,成人10元,学生5元,还有其他各种优惠票。我买了门票,进入圆明园的“绮春园”。

一进入“绮春园”就是一个照相的所在。照相的背景是一把龙椅,龙椅两旁各有一只仙鹤,其口衔一个高挑的香炉,立于前面,其后是两个高桌,桌上各放有一个微型大象的模型,大象背上各有一朵金色的荷花。这样摆设,很好看,很适度,很相宜,很威严,很肃穆。龙椅上芳,写有“圆明园”三个金字,两侧不是对联,而是两幅经画工裱过的诗轴。左侧的诗写道:“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觉梦,阶前梧树已秋声。”这是宋朝著名诗人朱熹的诗《偶成》。右侧的诗写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朝著名诗人张继的诗《枫桥夜泊》。照相的价格是:租用古装,即穿皇帝或皇后的龙装或凤装的,一人次10元,而立时可取的快照,一人次20元。

走出照相处,进入“绮春园”,映入眼帘的是用青石堆砌的假山,成空洞状。假山石前,有两簇“剑麻”(游客说的)。啊!这植物的叶子还真的像“剑”。这里是一块平的的小广场,广场两侧的树墙,被园丁们剪得整齐有秩,好似不怕冻的灌木,似映山红但却不是。

走过假山石,出现一个人造湖,问人,不知其名。这边的小路与湖之间有一小桥相连。我走过小桥,这里原来是一个小小的孤岛。岛上一块竖着的石碣,上写“鉴碧亭”三字。岛的中央有一个正方体的亭子,当然这也是一座古建筑。亭子的每个侧面都由六根大圆柱支撑着,与中间的房屋形成一个较宽的走廊。两层大屋檐有秩地探出一截,支出房外,异常美观。每层屋檐的四个屋脊上,分别有五个坐狮,而最上面的坐狮的后面,是一个龙头。不知其寓意如何?亭子上有许多鸽子,我在的时候,不知为什么都飞了下来,在我的左边啄着地上的食。地上有什么可啄的?我怎么一点也看不出来哪?还有湖边的竹子长得好茂盛,它们难道不怕冷吗?

跨入亭子的门,进入亭子里面,这里摆着的都是名人字画。看了老半天,有爱新觉罗毓瑛的工笔画,画得真是笔锋细腻,纹理清楚;有齐白石的孙女画的虾,有刘禹锡那首脍炙人口的《陋室铭》,还有,还有,还有那许许多多老艺术家,新艺术家的字画,真的是好羡慕,好喜欢啊!但就是手头紧促,拿不出银子!好不忍心走出了这间房。

向前走过一座小桥,迎面的一块竖石上写着“涵秋”二字。再往前,一块竖石上写有“涵秋馆”三字。其下面的简介上写的是:“‘绮春园’三十景之一,嘉庆九年(1804年)建,殿宇两层,有曲廊相连,园林植物以秋景为主。毁于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之火。为便于领会此景意境,现绘制复原图,并附嘉庆十年季春《涵秋馆》诗:

春生夏长秋成熟,旷览甫田稼樯多,别馆初开僻堂奥,卷阿新构始游歌。芫寥佳日层霄回,澄汤云衢浩景和,浦净林疏境高朗,霞翻雁影远峰过。

一九八七年九月。

过了“涵秋馆”,就是“仙人承露”。其简介如下:

相传汉武帝刘彻妄想长生,听一道士说,用天降甘露与五石碎屑拌而食之,便可以止住阴气永生阳气,长生不老,于是在建章宫建仙人承露以获天降甘露。绮春园仙人承露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被毁。今重新修复供游人观赏。

一九八九年夏

这是爱新觉罗 姑骧书写的

在“仙人承露”所在位置的另侧,出现一假山,山上一人,头顶承接甘露之圆盘,正在接收天降之甘露。

翻过假山下,走过九曲(九个弯折的角)铁桥,就来到了“凤麟洲”。简介如下:

凤麟洲景自建 于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绮春园三十景之一。平湖百顷,碧浪涵宣,远印西山,近连太液,洲屿掩映,花木回环,殿宇五楹,高深明达,淼淼清波,跃似锦麟,故名“凤麟洲”。由于此景有“庭印一奁镜,窗舍四面风”的意趣,遂为园中人避暑佳处,嘉庆皇帝曾有会心之诵:

南园避暑爱佳处,境届秋初景益清,湖影澄青浮岛屿,林光澹碧荫轩楹。茶汀掩映云霞绕,苇岸微茫鸥鹭盟,爽籁披襟庭院回,漪澜溶漾印空明。

公元1860年10月被英法联军焚毁。

公元1992年,清理此处遗址及环岛驳岸和码头。

接着便是“浩然亭”,一个由六柱支起的二层檐的亭子。

回来,再向前走,进入“长春园”之“凤河楼”。“凤河楼”下的湖中,不同于其它之处的地方,就是在这里的水并没有结冰。有一定量的水鸟和水禽在这里游着,嬉戏着。水中,岸边到处可见的“请勿采摘荷花荷叶”的标语牌,看得出,这里的夏天一定是荷花盛开的地方。

对面是一个孤岛,从这里有桥相通。看那斑斑点点的遗迹,大概就是“海岳开襟”了。

向前走,又有一新鲜的石碑。走近前去,原来这是一九九四年四月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熔基,刘华清,胡锦涛等在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陈希同,李其炎陪同下植树的地方。种植松树,柳树共计80株。

再往前,就是圆明园的主景区,或者说是圆明园的精华所在,这个地方叫“西洋楼”景区,也就是在电视中常见的那个“圆明园”的样子。这里已经用铁栅栏围了起来,是格外收费的地方。但站在对面的山上,栅栏之外,却是对园中景象一览无余。毁成一片的石柱,石鼓,石圆台,石台阶,石门柱,石门梁以及各种石制的装饰品等,有的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有的堆放在一起,又有的有规则地落起来,摆着一个形状,真是不一而足。不过,即使是被毁了这么多年,听得里面的解说员在说,还曾经在那个“文化大革命”中,也没有幸免被破坏。看着依然是给人一种非常壮观的感觉,可想而知在圆明园极盛时期,又是如何的哪?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f58e37010007y4.html47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