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清华大学旅游全攻略

[游记]清华大学旅游全攻略

2008-05-22    live.com

8月4日

这是我从网上搜到的,欢迎朋友们到清华来看看.

从建立到现在,清华大学给人的印象,

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字:强。

清华之强,强在大师。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清华从不缺少大师。“四大导师”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数学界先驱熊庆来、华罗庚,登上诺贝尔物理奖领奖台的杨振宁、李政道;在现代力学和火箭理论有重大建树的钱学森,建筑界的“南杨(廷宝)北梁(思成)”等等,国内公认的最有学问、最有成就的学界大师,全都荟萃于此。

如此多的大师,使清华在中国的各个领域,无论是科技、经济,还是学术、文化、教育,都产生了无人可望其项背的影响力,使清华成为一面无可替代的旗帜。

大师们的治学之道,为人风格,深深影响了清华学子。清华是最纯粹的大学,“学在清华”是公认的评价(清华号称汇聚“半国英才”,近年来全国约2/3的省市理工科“状元”和前10名考生的60都被清华录取)。校园内,清华学子的身影永远是忙碌的,你可以感受到他们浑身上下弥漫着的精力与斗志。清华人是好强的,在清华,最重要的是专业,怎么可以在专业上不如别人呢?他们永远要做到最好。“压力之下,毫无惧色”这句话一度很流行地写在很多清华学生的T恤衫上,这种让人望而生畏的强者姿态,使人不禁联想起古希腊的斯巴达,严酷而坚定,所向披靡。因此在清华读过书的人,都会无悔自己的选择,都会因为脚踏实地的学习和研究而觉得生命无憾。

也许是基于预备留美的校史吧,清华的学子比一般院校的学生要更为关心国家社会,他们抱有一种为国请命的士大夫情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所以清华出了那么多的国家领导人、社会栋梁之才。众所周知的有胡锦涛、朱基、吴邦国等等,还有300多位国家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全都来自清华。

漫步在清华校园,简洁朴素的学院建筑辉映着严谨勤奋的校风,大面积的灰色水刷石墙面,装饰着砖红色的陶土面砖,狭长的窗户,一切都是那么挺拔峻朗,给人以振奋向上之感。

清华的建筑极有层次,富于变化。校园西部的近春园、清华园,山水间流露着皇家园林的气质;中部的早期建筑都采用欧美风格,一大片砖红带出浓郁的异域情调;东部的主楼则是俄罗斯建筑形式,庄严气派;主校门附近的建筑无疑是现代派的缩影。还有校园里随处可见的各种雕塑、亭、碑、塔、桥、池、石,有纪念先哲、先师、学长的,更多的是各届学子赠送给母校校庆的礼物,点滴之间,流露出清华人对母校的感谢,渗透着清华人对母校的热爱。

清华大学除了在海淀区的本部,在东三环的美术学院,在昌平还有应用技术学院和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在广东深圳也有研究生院。

海淀区本部是通常意义上的清华校园,面积将近400公顷,如果全程徒步的话,那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体力的。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偌大的校园,即使匆匆浏览一遍也要半天时间,若要识得个中滋味,便需有一日之闲了。

路线一:半日游

可以从西校门坐校内的公共汽车,停车场下,北行至近春园、清华园和大礼堂区,返至二校门,再坐车一路浏览风光,经主楼,到图书馆区、理学院,最后回到西校门。

路线二:一日游

若时间充裕,不妨拿出两个半天来,下午从南校门进入清华,到南北主干道,向西到二校门,在大礼堂区、清华园

和图书馆区消磨一下午,去“万人大食堂”吃晚饭,傍晚到近春园吹吹晚风,看湖光树影的风情变幻,晚上便住在近春楼;第二天早起,在理学院区转转,然后坐校内的公共汽车到东部的中央主楼区,从主校门出清华,最后游览清华科技园。

推荐方式:自行车/校园公共汽车/出租车

清华校园内有公共汽车,还有专门做校园游生意的出租车,非常便利;但是游览清华最好的方式还是骑自行车,一骑单车,想走便走,想停便停——这也是清华学子最普遍的校园交通方式——有朝一日,或者你就是清华的一员了,那又是何等的快意!

1.清华南门有租自行车的地方,2元/小时;清华大学西门(距圆明园东门100米)内门卫室也出租自行车,每小时租金1元,押金100元。

2.在清华,几乎每个大的岔路口都有明显的指路牌,还附有简单的地图,非常方便。

3.校内公共车运行时间7:30-11:30;14:00-19:30

车次间隔15分钟,1元/人

运行路线:西校门-停车场-二校门-汽车楼-开发楼-南校门-西主楼-东操场-十

饭厅-图书馆-理学院-校医院-西校门

step 1 清华南门自行车以及秋季燃烧的梦幻大道

走进清华南门,直面是一条通畅的南北大道,两侧是葱葱茏茏的树木。这条南北干道原本是京张铁路的路基,这也许不是为众人所知的。时间变幻,这条干道现在承载的不是呼啸的火车,而是清华人开往未来的梦想。沿大道直行,及至南北大道与东西大道交汇的路口,渐渐深入到清华腹地。

这是一个宽阔的十字路口,如果赶上上下课时间,你会在这里看见一个川流不息的自行车流,极具撼人气势。生活在清华,自行车几乎和牙刷、书包一样不可或缺。究其原因,只是因为校园之大,每天用脚步丈量宿舍和教学楼之间的距离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清华学子们每天骑着自行车来往于宿舍与教室之间,形成了这支呼啸的自行车大军。清华人的勤奋,由此可见一斑。

从十字路口西行,是一条银杏成行的大路,此路有小小的弧度,到了秋天,这条路就是一条燃烧的金黄色梦幻大道。选个风和日丽的清晨、午后或是黄昏,要么漫步,要么骑车,满地的落叶在脚下沙沙作响,或者在车后轻轻地飞,心中,应该是身在清华所特有的幸福感觉吧。

step 2 二校门知耻而后勇

在银杏树下西行300米,就能见到清华的象征性建筑物——二校门。乳白色的石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纵向的流畅弧度与横向的方正线条完美结合,流露出清丽庄严之美。这座石门原是清康熙帝的行宫——清华园的大宫门,石门上端“清华园”三字出自时任军机大臣、中堂那桐之手。踱过石门,道旁树木葱郁,林荫之间光点斑驳。

在二校门前遇到的,大半都是游人——清华人是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怀古上的,但这并不表明他们不谙熟这座石门的意义。1908年,美国正式宣布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将相当于现在的2亿美元交还给中国,用于培养留美学生;1911年,清华学堂便在此建筑起来。用赔款建立的学校固然是耻辱,但清华知耻而后勇,时刻被深刻的耻辱感所激励鞭策,艰苦不懈的努力,“明耻”继而“振兴”。之后,这种拼搏向上的实干与自我完善精神更成为清华最顽强的生命力、标志性的精髓,薪火相传,由此开创出辉煌绵延的历史。

转自:http://zhezhe22.spaces.live.com/Blog/cns%213DDC4B4F7917E399%21131.entry21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