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老北京胡同

[游记]老北京胡同

2008-05-22    sina.com.cn

位于东直门边上的我曾住过的库司胡同

北京城,别拆掉文化的记忆!

《纽约时报》驻北京记者Erik
Eckholm曾写过一篇特稿《回到旧北京时代》:“在这座城市的高楼大厦不远处,传统的胡同街区显露了这座城市几百年来的记忆。”历史上的文人和中外旅行家,都对北京城都有过细腻而美好的记述。但是今天,北京城面临的一个现实是,那些凝聚了老北京传说、故事、文化和身份的旧宅院和破胡同正被人们以种种借口在破坏掉。

拆旧建新,如今是中国许多城市都在发生的事情。“脚手架、起吊机上的中国”,一座座城市旧貌换新颜,显示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巨大活力。但是,在这些拆除的背后,我们是否也拆掉了城市的记忆?
北京古城哪堪“拆拆复拆拆”?

北京城正在迅速都市化、工业化、现代化,以往那种镇定的气象和纡缓的心情也早已经荡然无存,转眼间就是沧海桑田。

●胡同:曾经每年以六百条递减

胡同,一般定义为“两排民宅间相对的巷道”,而巷道能成为北京传统代表则是因兼具历史与民间习俗,而且饶富趣味。如今许多老北京耳熟能详的扁担胡同、库司胡同、北新仓一至五巷、椿树下头条、虎坊西里、红罗巷等,如今都已经成了人们记忆中的名称。

北京的胡同,1949年约有7000多条,至2000年只剩2000多条,每年还以600条递减;另有一说是,北京有名称的胡同达3600多条,不知名者多如牛毛,知名者每年至少减少300条。

在2003年版《北京年鉴》中,“地名变更”一项记录北京2002年新注销地名66个,几乎涉及的都是胡同名。

●四合院:“开发性破坏”的怪现象

四合院初具规模始自辽代,经金、元、明、清,最后成为北京最有特色的居住形式,历经数百年的演变,北京四合院由内而外也传承了古人对建筑、人文、哲学、人伦、政治等方面的智慧。

据悉,四合院的总面积由一九四九年的一千七百万平方公尺,到去年锐减为三百万平方公尺,消失的速度以九0年代至二○○○年旧城改造,减少一百万平方公尺最为严重。今人熟知的四合院诸如郭沫若故居、老舍故居等,大多是因仍维持旧貌而且气派得以保存,并成为样本观光景点,其余破旧、大杂院式的四合院恐怕都难避免被拆除的命运。 

另人啼笑皆非的是,拆除四合院同时又在宽阔街道的旧屋屋顶涂色,形成不伦不类的假古董。为此,就有文化界人士批评,既要搞商业活动又要搞旧城改造,结果形成了“开发性破坏”与“破坏性开发”的怪现象。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8cfd0c01000c0t.html26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