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丽江古城游记

[游记]丽江古城游记

2007-08-07    163.com

丽 江 古 城 游 记

丽江,一个美丽的名字,她象一颗璀璨的明珠嵌镶在滇西北高原。正是一年春光明媚的季节,我随一个旅游团来到了这个极富魅力的地方。

我们的旅游线路是由昆明出发,先向西,经楚雄,到大理;再向北,过丽江到香格里拉。大理是一个富于传奇的地方,南诏古城的神韵早在一千一百多年前就声名远播,闻名遐尔。蒼茫高原一洱海,孕育了勤劳智慧的白族人民,还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百闻不如一见,原本神秘的大理古国,被揭去了并不神秘的面纱。

丽江,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我听说过她的美丽,传说过她的神奇。当向往一旦变成现实的使候,心情的激动仍是难以自抑。

当旅游团经丽江往香格里拉时,我们一行四人不顾旅途劳顿,出宾馆,经七星街,步行约二十分钟,便到了一个有巨形水车模型的广场边,这就是丽江古城的入口。

这时,正是傍晚的万家灯火时分。举目望去,眼前的景象令人着迷:这是我见到的最美丽,最漂亮,最具古风古韵的小城。她始建于元末明初,有着800年厉史,是通往西藏、四川、印度的交通要冲,南又与曾富甲天下的大理国接壤。商贾、马帮、駄队、南来北往,川流不息。还是川、藏、缅商人翻越香格里拉雪域高原的第一贸易集散地。千百年来,她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东方威尼斯”。是享誉西南的“茶马古道”重镇和军事战略要地,繁极一时。古城傍 山而建,玉泉河水分东、西、中三条主流入城,变成无数支流,穿街过户。形成了主街傍河,小巷临渠,家家流水,户户垂柳的幽雅、温馨、浪漫的格局。导游还说:若在城内漫游迷向,那就顺着渠水逆流而进,准错不了。我曾到过许多城市,何曾观赏过渠水绕城、流进家家户户的美妙景致!这里是真正的:小桥流水,納西人家。不是江南,胜似水乡。

我徜徉在街头,观人流如织,摩肩接踵。灯光、红灯笼象点点繁星,交相辉映。依山叠重,错落有致,似蹬天阶梯,诡秘奥妙。水是古城的脉络,以水为脉的街道房舍,使古城充满了活力,平添了秀美。街道依渠,蜿延迂迴,水秀桥密,小巧灵珑。街道两侧,客栈连着客栈,商铺挨着商铺。家家灯火通明,户户红灯高挂。商店古朴典雅,以瓦屋和板房为多,多为一层,也有二、三层的。家家比邻,互为依托。商品琳琅满目、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燎乱,目不暇接。在鳞次栉比的饮食小店,一拨一拨的游客,悠闲的吃着、品着、谈着、笑着。好一派繁华景象,好一幅天然乐园。这是一幅生动的歌舞升平、气象万千的平民生活图景。听,脚下小桥流水;看,眼前满目生辉。置身其中,其乐融融。中央电视台摄制的《一米阳光》电视剧外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似乎不可思议,白天看似游人廖廖,到了夜晚,不知从何处涌出如磐人流,有许多还是碧眼黄发的“老外”。沿小渠两边,时有儿童在水上放逐腊灯,悠悠乎顺流而漂。在水的阶梯口,侍有专人持长杆下送漂流到以远。平添祥和、悠然的氛围。

四方街,是全城中心,它向周围幅射

出四条大道,每条主道都有巷弄相随。条条街巷,路面全以五色石板铺成,经厉数百年走磨,石纹毕露,颇为别致。夜幕降临,这里是人群最密集、热闹的地方。一个若大广场,燃起堆堆火把,围着层层欢乐男女,当然以纳西人居多,人人手之舞之,脚之蹈之,口里吟唱着什麽曲子,可能是纳西语吧!我们几人受这种兴奋情绪的感染,也不自禁地也融入了这欢乐的人群。至于何时才火熄人散,在我们十点以后返回宾馆时,只见人流还继续朝这里涌动。

脚踩古城的土地,迈步在那由一块一块的青石板、五花石铺成的街道,我受到强烈震撼,沉重的厉史厚重感笼罩心头。这是怎样的街道啊 !坚硬的青石板,数百年来,在人踩马载,车辙重压下,竟然坑凹不平。不管长的、方的,全都没楞没角,印在石板上的是一个连着一个的马蹄形凹窝。点点凹窝承载了厉史车轮,成为文明和沧桑的见证。纳西人创造了文明,也留下了不朽。这些饱经风雨岁月磨就的印记,能使人振聋发馈。我目睹过卢沟桥上的坑凹,也看到过被保护起来的西安含光门城门洞车辙的印痕;还在青海塔儿寺看到过信徒等身朝拜,手臂在木檩上留下的壕沟。这些都曾使我的心灵震颤。如果後者只是信徒的虔诚,那前者无疑是沉重厉史负荷的烙印。欲语无言,只能默思。我们四人就这样兴奋地走着、看着、议论着。不觉十点多了。因第二天早六点钟起床要赴香格里拉,只好打道回府了。两天后返回,我们又不约而同,再游古城。还是看夜景,仍兴致不减。即使如此,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也还是浮光掠影。同事曹女士说要带女儿来住一个礼拜。曹先生说要带夫人一块来。说真的,只有在这儿住上几天,才能稍深领畧风土人情,尽享丽江绰约风姿。总之,大家都沉浸在兴奋之中。第二天上午,在导游带领下,又集体漫游半天,参观了木府等名胜。阳光下的城貌,和夜景的感受大相径庭,揭去了夜幕的面纱,古城也少了许多神秘。

在古城西南一隅,有一座气势恢宏的王府。名曰:木府。木府是丽江古城之“大观园”。纳西族首领木氏自元代世袭丽江知府以来,厉经元,明,清三代四百七十年。传说是,朱元璋将“朱”字取去头上两笔,赐土司姓“木”,世代相袭。木姓土氏又给“木”字头上带“帽”儿,背上禙“兜”儿,赐百姓姓“和”,世代务农。自此,纳西人皆姓“和”。木府由西向东巍巍然,殿枕狮山,坊迎玉水,北列玉龙,南啸神虎。其建筑恢宏大气,雕梁画栋,独具特色。明代旅行家、地理家徐霞客游至丽江,亦被拒之门外,只能遥望木府叹曰:“宫室之丽,拟于王者”。至今,这一感叹的照壁和木府正门相对。木府亦被誉为“丽江紫金城”。木府后面是全城的制高点“万古楼”,从“观景台”腑瞰全城,可将丽江风姿尽收眼底。

古城位于滇西北部横断山脉的过渡地带,是丽江那西族自治洲属地。在城区居住的那西人有三万多人,六千余户。此外,还有汉、藏、白、彝等十多个民族。纳西人,民风淳朴,勤劳善良。勤于农耕,淡于商贾。城内的商铺,多由江、浙一带商人经营,他们收取微薄的房租,已甚感满足。这里是中原文化、西域文化的交汇带,各种文化兼收并蓄,政教合一。纳西人之所以能在周围诸多民族的夹缝中,繁衍生息,是和厉代土司奉行的“开放”政策不无关系。他臣服朝庭,维护一统;横联异帮,修好睦邻。生活习俗无禁忌,在多民族聚居圈中独树一帜。纳西人崇尚黑为美,胖为贵。一位导游指着照片上的前云南省省长和志强说,这是我们纳西土司,“和土司”真的又黑又胖又高大,纳西人以此为荣。

纳西人的先祖创造的东巴文字,被誉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之一。它产生于十一世纪前,是一种十分原始的画图文字。最早是写在石头上,木头上的符号。约有一千四百多个单字。在街道的墙壁上,有幸看到了一些保留的字例,很有意思,比如,画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女人,就是指“孕妇”。还有象“山”、“日”、“月”等则一看就明白。 丽江古城象一颗灿烂的珍珠,千百年来在滇西高原独放异彩,真正被世人推崇,还是近几年的事。1996年丽江大地震,周边地区的房舍全遭破坏,唯有古城的建筑幸于一免。联合国在考查时发现了丽江古城建筑的奥秘,它采用全木质结构,有的不用一枚铁钉,钩檐套铆,遗风古韵。慧眼识宝的世界银行贷巨款相助,重建木府,整修城区,重现辉煌。自此,丽江古城又在世人面前展现出她的丰姿,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命名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获得这一殊荣的,在我国,还有山西平遥古城。这表明,丽江不光是那西人的,她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

我爱丽江,爱她古朴,爱她典雅,爱她美丽,爱她静谧。

转自:http://hyy4426.blog.163.com/blog/static/32264090200761555150646/96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