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拾趣(二):文天祥祠 頤和園 在北京一条安静的小胡同内,人们供奉着一位伟人——文天祥. 文天祥祠在今北兵马司府学胡同.元朝时期,北兵马司是处监狱.“北人无如耶律楚材,南人无如文天祥”文天祥本有经世救国之才,惜生于南宋强弩之末,时不与我.第二次兵败被俘,被押至北京关于此.元世祖忽必烈威迫利诱,文天祥坚拒不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丞相只求一死以报国,其忠国之情,诗人气节,世人皆为之动容! 祠内有棵八百高龄之树,相传为文天祥手植,树往南生长,南方,即宋国之方也.这或许是个美丽的传说,当然,文丞相的耿直天地可鉴,天地有正气,身在祠中,畅然舒泰! 离开时,得知丞相祠北面“交道口”应为古时“柴市口”,文天祥于此处就义.吾尝行此段绝路.彳亍之间,耳际传来:“孔曰成冮,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这问题令很多人汗颜.要知道答案,应到颐和园一游.游人皆知颐和园长廊之美;佛香阁金碧辉煌;昆明湖荡舟一绝.可是在波平如镜的昆明湖畔,静立着一处叫“鱼藻轩”的渡头,1927年,一位国学大师从这里投湖自尽. 王国维先生学富五车,是中国学术上的泰斗.80年后,我依旧买了门票进入颐和园,步履之沉重前所未遇.他的脑海思潮起伏,今天没有游人喧闹,昆明湖显得格外清澈和宁静,宁静的湖水却不能令人的情绪平伏.步过长廊,找到了鱼藻轩,从这里可环视昆明湖,他慢慢坐在石栏上,暖风迎面而至,忽然心有灵犀,双脚向前,含笑纵身湖中…… 王国维先生为清朝殉国.读书,要学的不单是知识,读书人更需要有气节.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王国维先生虽非武将,清朝之亡亦非亡于他之手,先生终生醉心研究国学,却把中国仕人祟高气节用自己的生命演示出来.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能做到? 文天祥狷介耿直;王国维先行其言,后人应学为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