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年大年初三颐和园游记及杂感 |
[游记]年大年初三颐和园游记及杂感 |
2007-07-16 live.com |
06年大年初三颐和园游记及杂感 2006年1月31日,大年初三,再游颐和园。(文章结束部分的六张照片分别对应这个文章的六段话)小时候住在颐和园附近,母亲也在颐和园工作,得以常去游玩,别看颐和园那么大,边边角角被我几乎转了个遍,想想那时想当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也不是没有道理。经常找到什么东西就问母亲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渊源,母亲总是被我弄得不胜其烦,懒得理我,倒也更激起了我的好奇心。现在回想,小孩子的时候倒真是精力旺盛,现在恐也没有了那时的心气。这张是西堤岸边的耕织园内的一株连翘,小时候记得好多植物的名字,现在也忘记得差不多了,暂且当它是吧。估计是靠水的原因,已经有吐芽的迹象了。是的,过了春节,春天快要来了,可我们心里的春天能不能年年萌芽,年年复苏呢? 西堤边上的一条路,围墙外就是村庄了。午后三点的太阳晒得人暖洋洋,在这路边的草地上坐了许久,听着喜鹊的叫声和风拂过草地的丝丝响动,盯着路面的青砖想了许久。是啊,路上的青砖和人的棱角一样,是可以慢慢被磨平的,但那沟堑的筋骨却是除非粉身碎骨才能化成粉的。那路也都是弯中带直的,世上哪有那么完美的道路让你一下到达终点?人这一辈子其实就是这么简单:迂回;直进;人的风骨也应是柔里带刚。 树大招风,喜鹊为什么还把窝建造在高高的枝头?因为它们知道,在城市里,和风相比,更大的敌人是地面上的人和枪。置于死地而后生,喜鹊比我们理解的更好。 这是母亲曾经工作的一间屋子,屋后的树都长出了那么多的枝桠,让我想想上一次在这个屋子里和母亲一起在炉边烤白薯是什么时候?嗯,大概是二十年前了,那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烤白薯。母亲的皱纹和那棵大树一起在长着,树活百年是常见的事,可人呢?百年树人长用来比喻师生的关系,我却觉得更应该用来比喻父母和孩子。有空了陪你们的父母聊聊天,散散步好么?哪怕几分钟,几百米也好。 颐和园的西墙边,可以看到远处玉泉山的塔。塔孤独么?可它还是那么矗立着。。。。。 大家看这张照片时第一眼可能认为我要拍的重点是那缕金黄。其实应该是那湖中的孤岛,美丽的修饰往往成为了主角,而实际的主角却依然还是那么的沉静。冰有融化的一天,树有枯死的一日,留下的,只有孤岛。 |
转自:http://sogetsuh.spaces.live.com/blog/cns!b8374bdc8b777d3d!180.entry27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