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颐和园游记

[游记]颐和园游记

2007-07-18    

2004年第一次到北京,由于是路过,时间紧促,只是看升旗,游故宫,爬长城,去了自己认为北京最值得一去的地方。第二次是去年冬天,因为是去看病,只是从医院到二姨家一条直线活动,没去任何地方。这次是第三次,医生说身体恢复的很好,所以心情不错,就多住了几天到处走走看看。以前觉得公园去过很多了,逛公园没什么意思,可妈妈说像颐和园毕竟是皇家园林,气势和风度与以前去过的公园很不一样,非常值得一游,所以这次就首选去了颐和园。

颐和园座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境内,离城约10公里,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属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颐和园原是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公元1750年,乾隆将这里改建为清漪园。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到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解放后不断修缮,才使这座古老的园林焕发了青春。

颐和园占地面积达290公顷,依山傍水,整个园林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山脚下建了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虹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我们是从颐和园的新建宫门入园,向西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昆明湖景区,十七孔桥、铜牛、南湖岛、玉带桥、景明楼一一尽收眼底。

十七孔桥是颐和园中著名的景点之一,它东连廓如亭,西接南湖岛,长150米,堪称中国园林中最大的桥梁,像天空中七彩的长虹飞架在碧波万顷的昆明湖上,又像神话中的鼍龙状如半月浮游在平滑似镜的水中。在廓如亭的北面堤岸上坐落着一尊铜牛,当年乾隆皇帝将其点缀于此是希望它能“永镇悠水”,经园林及附近百姓带来无尽的祥褔。为了阐述建造铜牛的意义,乾隆皇帝特意撰写了一首四言的铭文,用篆字书体镌刻在铜牛的腹背上。

一路向北走去,经过文昌阁、仁寿殿、乐寿堂,我们直奔万寿山。万寿山地处颐和园的中心部位,是宫廷功能、宗教功能、园林功能的集中体现。从昆明湖北岸的中间码头开始,经过云辉玉宇排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众香界、智慧海九个层次,层层上升,从水面一直到山顶构成一条垂直上升的中轴线。无论是从下往上仰视还是从上往下俯视,那层层升高的宏伟建筑,充分展示了这座皇宫御苑的皇家气派。万寿山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佛香阁,它高41米,八面三层四重檐,建于万寿山前山包山而筑的巨大石造台基上,从山脊高高托举而出,随处都能见到它的姿影。阁仗山雄,山因阁秀,万寿山在远处西山群峰的屏嶂和近处玉泉山的陪衬下,小中见大,气势非凡,苍松翠柏,秀色葱茏。佛香阁面对的昆明湖又恰到好处地把这个画面全部倒映出来,山之葱茏,水之澄碧,天光接引,令人荡气舒怀。

我们翻过了万寿山,进入苏州街,在乾隆年间也称之为买卖

街,这是一条专供清朝帝后妃嫔们逛市的商业街。我猜想是乾隆皇帝南巡时羡慕江南的风土人情,就在自己的园林中建造了这样一条街,随时领略吴侬软语。苏州街全长300多米,一水两岸,沿岸作市。工作人员全着清服,招幌牌匾均为古式模样,在六十多个铺面中,分别设有茶馆、酒楼、药房、钱庄、帽店、手饰铺、点心铺,集中展现了中国18世纪的商业文化。

再从万寿山上翻过来,就是长廊了。颐

和园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长728米,共273间。长廊自东向西有四座八角亭,分别名为"留佳"、"寄澜"、"秋水"、"清遥",象征着一年中的四季,沿途景致美不胜收。穿过 长廊,一直向西见到了石舫,也称清晏舫,座落在昆明湖西北部水中,是著名的水上建筑。始建于1755年,乾隆皇帝引用唐代魏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典故建造,象征清朝政权稳如磐石“永不能覆”。

一路走来,置身于这座恢弘气派的皇家园林,一方面叹于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中国帝王生活的享受,另一方面也映证了中国遭列强入侵的耻辱近代史,她已经成为历史和游人抹不去的一段记忆。站在公园出口,面对着如画美景,想起溥杰的一首诗:

一园竹树绕泉石,四季冬春夏复秋。

防棹只疑天上坐,凭栏真个“画中游”。

岚光迭翠微云塔,湖影回廊漾梵楼。

合壁大圆横玉带,斜阳无语卧“铜牛”。

评论 (6) |

原始链接:http://catiter.blog.sohu.com/37401702.html
转自:31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