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颐和园游记之智慧海篇 |
[游记]颐和园游记之智慧海篇 |
2007-07-29 sina.com.cn |
地 址:颐和园万寿山山顶/佛香阁北约50米 门 票:无 推荐度:★★★★★ 理 由:由于没有使用木料而幸运地逃过了英法联军的大火,是颐和园内唯一货真价实的老建筑,蒙藏建筑风格明显,1110尊琉璃小佛十分壮观,而内奉观音坐像端庄典雅,壁画可谓精美绝伦,且不需门票,与佛香阁甚近,无论从哪路下山都应该一看。 从四大洲部往上爬,来到万寿山的制高点,这里没有一般山川顶端“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相反,显得有些局促和拥挤,小小的山顶之上,竟然承载着一座大大的蒙藏风格宫殿建筑,其名“智慧海”。 智慧海,不用说肯定出自佛教偈语,本人对于佛教典籍毫无研究,不知道智慧海的出处,不过不难想象就是比喻佛法的智慧如同大海般浩淼。智慧海的大殿与其前面的牌坊二合为一,牌坊加上大殿前后四块匾额分别镌刻着“众香界”、“抵树林”、“智慧海”、“吉祥云”,连起来正好成为一句完整的佛教偈语。至于它的真正涵义,我在网上查了很久也不得而知,好在字面的意思都比较容易理解,只等以后遇到高手点破。 智慧海的一大特点是建筑样式,它是一座砖石仿木结构的无梁殿,在古代中国,无梁殿是屡见不鲜的,足见我们古人建筑水平之高超。而最为有特色的是,智慧海通体用色彩绚丽的五色琉璃砖瓦装饰,阳光之下熠熠生辉,与四大洲部的静谧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而殿外壁面上嵌有一千一百一十尊琉璃佛更是独此一家,可惜也没有能够逃脱1860年英法联军的魔爪,遭到大规模的破坏,不但所有佛头荡然无存,许多佛手也被凿去。佛教雕塑作品尤其以佛头和佛手为精美,虽然后人业已补齐1110尊佛像的头颅,往昔的精美却已经不再,由此便徒增了一丝忧国忧民的情怀! 智慧海之中供奉着一尊观音坐像,两边墙壁的佛龛之中分坐文殊和普贤菩萨,据说是铸造于清朝乾隆年间,看颜色应该是铜胚镀金,观音端坐于莲花台上,体态端庄,形容曼妙。一手持净瓶、一手持柳叶,净瓶口向上,按照佛教的传说,这种姿态的观音是观音承受人间72苦的33个化身之一,叫做“净瓶观音”。 让我惊讶的是智慧海内壁上精美的壁画,以祥云和花卉为主要题材,栩栩如生,偷偷拍了几张照片。 游完园子才知道,智慧海是颐和园中唯一“货真价实”的“mide in 智慧海及牌坊全貌 观音坐像 文殊菩萨及壁画 普贤菩萨及壁画 相关链接:(组图)颐和园游记之苏州街篇 (组图)颐和园游记之须弥灵境篇 (组图)颐和园游记之佛香阁篇 (组图)颐和园游记之长廊&清晏舫&昆明湖篇 (组图)颐和园游记之文昌院&耶律楚材祠&德和园篇 [智慧海简介] 智慧海在颐和园万寿山巅。这是一座宗教建筑,雄踞于万寿山之巅,其名本意是颂扬佛的智慧浩如大海。智慧海是一座两层砖结构的殿堂,亦称无梁殿。由于该殿无木料,故1860年未被烧毁,但殿中佛像及殿外壁上千余尊小佛像未能幸免。 智慧海是万寿山的至高点,位于前后山坡的中心,因而它亦是后山中轴线的终点,是一座无梁佛殿,由纵横相间的拱券结构组成。通体用五色琉璃砖瓦装饰,色彩绚丽,图案精美,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一千一百一十尊琉璃佛更富特色。殿内所供高大观音座像,为清乾隆时(1736—1795)造。殿前有琉璃牌坊一座。牌坊和无梁殿前后的石额依次题写为“众香界”、“祗树林”、“智慧海”、“吉祥云”,构成佛家的一首三言偈语。 [观音33像]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cddb875010008ct95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