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颐和园游记

[游记]颐和园游记

2007-10-10    sina.com.cn

颐和园游记

颐和园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园林,始建于1750年(乾隆十五年),历经风雨沧桑,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颐和园面积约二百九十公顷,水面要占四分之三。园子周长八公里,有不同形式的园林建筑三千余间。园子布局精巧,自然美与建筑美巧妙的融为一体,诗画意境自然天成,处处体现着犹胜天工的强大艺术魅力,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

正是鲜花盛开的好时节,我们几个人忙里偷闲去逛了颐和园。一早到达了东宫门,也就是颐和园的正门,一进入园里,最先抢眼的是那些桃花、海棠花、丁香花,为了表达它们的热情,纷纷比着赛地热烈盛开。进门不远的右侧树立着一个大牌子,上面是一幅俯瞰颐和园的实景缩略图,从这张图上看去,昆明湖果然像是一只硕大的寿桃,而北侧的万寿山伴上蜿蜒的长廊就像是一只吉祥倒挂的蝙蝠。

谢绝了个别导游的延揽,我们顺路前行,清凉的湖面空气裹着淡淡花香不时拂面而来,阵阵袭人,沁人心脾。快看前面那高高矗立的寿星石,可不是像极了传说中那位额头高高的老寿星!寿星石后就是仁寿殿,当年慈禧和光绪曾在这里处理国事。由于时间较早,殿门还没有开,我们就在寿星石前给同行的几位长辈留了影,也算是借得几许祝愿吧!

接下来我们走进了长廊,长廊背靠高山,面临湖水,蜿蜒曲折。(这是一条全长728米的游廊,共有273间,每间廊里枋架上都绘着彩画,山水,人物,花鸟。根据资料统计共有8000多幅,所以长廊又有“画廊”之称。)望着长廊上那些优美的油漆彩绘,遥想当年那些能工巧匠在这里忙碌工作的情形,不由使人慨叹劳动人民的高超才艺,而这美丽不凡的艺术珍宝不知又凝结了多少辛勤汗水在里面!

循着长廊,不知不觉来到了佛香阁。到了佛香阁,不能不提到佛香阁的建筑起源。据记载,乾隆为了给母亲祝寿,计划建造一座九层雄伟建筑,结果在施工到五层的时候却塌落了。后来乾隆采纳了一些谏言,改建为三层,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佛香阁。仰望上去,只见佛香阁依偎在万寿山的怀抱之中,阳光洒落在阁顶高处,黄绿相间的琉璃瓦熠熠生辉,朝南面水,十分佳胜。(佛香阁是颐和园的标志建筑,建在20米高的台基之上,阁高41米,三层、八面、四重檐。阁内有八根铁梨木的柱子直贯到顶,支撑着雄伟的阁体。)

游人渐渐多了起来,其中有许多都是由导游率领的团队,偶尔凑过去听听导游们讲有关这座园林的典故传说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就这样我们一路走走停停,过了玉带桥,到了西堤,看过耕织图,又回穿宿云檐,游了石舫,一处处景致都是各具风情特色,美不胜收。

后来我们乘船过昆明湖,坐在船尾看北面的万寿山,看那一大片绿森森的景致徐徐后退。一路水波荡漾,不一会儿就到了南湖岛。这里曾是皇家赏月胜地,也曾是慈禧检阅北洋水师的检阅台。岛上的建筑内有大量的清宫历史图片及映像资料正在展览。看着看着人也仿佛沉浸至历史中去了!

从南湖岛向东就是那极负盛名的十七孔桥,桥长一百五十米。桥的两端各有两尊异兽镇守。东端岸边有一只栩栩如生的铜牛,铸造工艺十分精细,牛背上的铭文说明铜牛是用来镇住水患的。

过了湖左转,顺着东宫墙一直走,我们就又回到了东宫门。由于时间的关系,有很多地方都没来得及去。然而颐和园实在是一个值得游览的好地方,我们一定还会再来!

文章引用自: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58e165a801000abs30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