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颐和园游记 |
[游记]颐和园游记 |
2007-10-20 sina.com.cn |
今天去颐和园玩了一天,很累但是很开心! 本来十一我是抽不出时间去玩的,按计划我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去完成,而且任务的艰巨性还让我必须做好加班加点的打算,可是同寝兄弟们兴致颇高,而且这个国庆是大家在一起过的第一个有时间出去玩的节日,情理之中实在不好推辞,盛情之下就参与了大家的集体活动。今天早上不到9点出去的,没花什么功夫就到了目的地,颐和园离北航不远,而且我们老大是老北航,轻车熟路,呵呵,有导游还是不错的。 颐和园很漂亮,确实名不虚传,皇家园林的气派和庄严洋溢在一砖一瓦之间,大气磅礴和诗情画意更是完美地融合在能工巧匠的鬼斧神工之中,我感叹于皇家贵族的奢华生活和封建王朝的巨大统治力。邀三五知己泛舟在波光粼粼的昆明湖上,感受着碧波荡漾,远处飘渺的山峦和小桥流水,岸边羞涩窈窕的杨柳依依使我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心情徜徉在生活的无尽美好之中,无比惬意,真是不虚此行;还有十里长廊,据说之中每幅画都是一段精彩的故事,顺着长廊走上一圈能神奇地感受到一年四季的交替变化,我没有亲自尝试,因为人实在是很多。 复原的苏州街还原了古代商业街的精髓,让人有时空错位之感,走在苏州街上感受着古人们的生活,感叹于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演变,同时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了直观而形象的认识,特别要提一点的是,我自己感觉到北京以后发现自己没有文化了,苏州街上好多店铺的招牌以及题字都不认识,作为一个研究生真是有点羞愧和无地自容,觉得自己应该好好地学一学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宝贵文化遗产,特别现在好多外国人都那么热衷于汉文化,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如果自己家里祖传的东西都不掌握甚至于不热爱,那是多么丢脸的一件事啊!苏州街还看到了好多传统的手工艺,比如题字、题扇、设计图画来书写文字、微型刻字以及连笔书写等绝活,堪称艺术精品,让我大开眼界。还有一些古代的宫廷用具也让我很长见识,不过也碰到一些小插曲,在一个小店我看见一个立起来的大盘子,我知道应该是皇上大婚时候用的东西,可是不知道东西的学名叫什么,我就问管理员,她竟也说不出所以然,让我很失望,觉得他们太对不起自己的工作了,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人员,所担负的任务是要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广和传播出去,自己的功课都没做好(而且还天天对着这些固定的东西),怎么担负起这个责任,要是今天问她的不是我是一个外国有人,一句不知道会让他怎么想,中国人的民族形象肯定就要大打折扣了。我算发牢骚,想的有点多,不过总觉得心里不舒服,觉得在外国人面前中国人就应该有民族凝聚力和民族情感,自己尊重自己的民族,其他的民族才会对中华民族刮目相看。 佛香阁、十七孔桥也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次的出行让我更增添了对北京的崇敬和瞻仰感,北京的文化底蕴确实让人不得不折服,那么多的历史,那么多的遗迹,那么多的文化、那么多的讲究让人着迷,在皇城根确实感觉到文化的厚重和积淀,感觉到个人的渺小,北京的能人和牛人太多了,今后有没有我的一席之地?我会努力的~~~~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d78937901000a1d23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