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京颐和园自助游集合线路

[游记]北京颐和园自助游集合线路

2007-10-20    likefar.com

1、颐和园简介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部海淀区,距市中心约15公里,原为清代的行宫花园,其名为“颐养太和”之义。园中的长廊、石舫、佛香阁、宝云阁、大戏楼、十七孔桥、玉带桥等建筑堪称世界建筑文化中的珍品。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有极高的地位。  全园分万寿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三部分。前山以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华丽雄伟,气势磅礴。碧波荡漾的昆明湖平铺在万寿山南麓,约占全园面积的3/4。湖中有一座南湖岛,由美丽的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湖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优美的桥。后山后湖碧水潆回,古松参天,环境清幽。
仁寿殿在颐和园大门东宫门内。 是慈禧、光绪坐朝听政的大殿。原名勤政殿,光绪时重建,改称仁寿殿。东向,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为南北九卿房,所陈的铜龙、铜凤、铜鼎等,雕制均极精美。
乐寿堂面临昆明湖,东面有德和园大戏楼,西接长廊,是慈禧居住的地方,“乐寿堂”黑底金字横匾为光绪手书,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码头。庭院中栽植玉兰、西府海棠、牡丹等名贵花木,取“玉堂富贵”之意。
玉澜堂在昆明湖畔。是光绪皇帝的寝宫。为一组四通八达的穿堂殿。正殿玉澜堂,有东西两配殿,东名霞芬室,西称藉香榭。后檐及两配殿均砌砖墙与外界隔绝,是颐和园中一处重要的 历史遗迹。
万寿山,属燕山馀脉,高58.59米。建筑群依山而筑,万寿山前山,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后山有宏丽的西藏佛教建筑和屹立于绿树丛中的五彩琉璃多宝塔。山上还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画中游等楼台亭阁,登临可俯瞰昆明湖上的景色。
智慧海在万寿山巅。是一座完全由砖石砌成的无梁佛殿,由纵横相间的拱券结构组成。通体用五色琉璃砖瓦装饰,色彩绚丽,图案精美,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
2、颐和园行走线路
一、 东宫门入园:
1、 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石舫——耕织图景区——如意门。(约3小时行程)
2、 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石舫——乘船至南湖岛——十七孔桥——铜牛——新建宫门。(约2.5小时行程)
3、 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苏州街——北宫门。(约2小时行程)
4、 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苏州街——澹宁堂——谐趣园——东宫门。(约2.5小时行程)
二、 北宫门入园:
1、 北宫门——苏州街——四大部洲——佛香阁——排云殿——长廊——石舫——乘船至南湖岛——十七孔桥——铜牛——昆明湖东堤——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德和园——仁寿殿——东宫门。(约3小时行程)
2、 北宫门——苏州街——澹宁堂——谐趣园——仁寿殿——德和园——玉澜堂、宜芸馆——文昌院——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石舫——耕织图景区——如意门。(约2.5小时行程)
3、 北宫门——苏州街——石舫——长廊——排云殿——佛香阁——乐寿堂——德和园——文昌院——仁寿殿——东宫门。(约2小时行程)
三、 新建宫门入园:
1、 新建宫门——昆明湖东堤——文昌院——仁寿殿——德和园——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苏州街——北宫门。(约2.5小时行程)
2、 新建宫门——南湖岛——十七孔桥——铜牛——乘船至石舫——耕织图景区——苏州街——佛香阁——排云殿——长廊——乐寿堂——德和园——玉澜堂、宜芸馆——文昌院——仁寿殿——东宫门。(约3小时行程)

3、颐和园公交线路
374(北京西站-颐和园新建宫门)颐和园新建宫门
437(北京西站-颐和园新建宫门)颐和园新建宫门
704(太平桥东里-颐和园新建宫门)颐和园新建宫门
992(西辛房-铜牛路东口)颐和园新建宫门
481(玉泉路口南-颐和园新建宫门)颐和园新建宫门
952(良乡伟业家园-颐和园新建宫门)颐和园新建宫

4、颐和园图片

远望万寿山

十七孔桥,波心荡,烟锁池塘柳。

倚栏赏荷,凭景听水。

铜牛,守望着颐和园的日升月落。

万寿山侧景

5、颐和园地图

6、颐和园相关人物

慈禧太后(1835——1908)

清咸丰帝妃,叶赫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咸丰十一年,其6岁子载淳继帝位,与皇后钮祜禄氏并尊为皇太后,徽号慈禧。伙同恭亲王奕訢发动宫庭政变,垂帘听政。掌实权,重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堂等汉族地主武装力量,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和少数民族起义。同治十三年载淳病死,又立其四岁侄载湉为帝,改元光绪,继续听政。采用李鸿章等“自强求富”的洋务方针,开办军事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光绪十五年(1889年)撤帘归政,仍操大权。中日甲午战争时怯战主和。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志行新政的光绪帝。二十八年与兵临北京的八国联军签定不平等之《辛丑条约》,推行“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外交政策。光绪十二年,授意重修颐和园,驻园时间为清代帝后中最长者。

光绪(1871——1908年)

爱新觉罗载湉,年号光绪,同治帝死,无子,入继大统,时仅4岁,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光绪十三年(1887年)亲政,仍由慈禧训政,甲午战争后,知非变法无以立国,毅然有变法之志,二十四年,采纳维新派主张,于四月二十三日下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继而多次下达上谕,废科举,兴学堂,广开言路,派人留学,允设报馆,整兴商务,农务,工业,举办邮政,开矿筑路,新法练兵,添设海军,裁汰冗衙,奖励科学发明,引用维新人才,是百日维新的实际主持者,戊戌政变后,被慈禧幽禁,仅存皇帝之名。光绪十四年奉慈禧太后旨意修建颐和园供其颐养,是清代驻园时间最长的帝王。戊戌政变后,囚居于园内玉澜堂。

该文标签为:北京 颐和园 线路 地图 简介
该地区相关内容:北京推荐(2)北京游记(25)北京图片(11)

转自:http://www.likefar.com/thread-443.html83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