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数码游记-北京颐和园(二)-七喜,手机,颐和园,图片欣赏-北方. |
[游记]我的数码游记-北京颐和园(二)-七喜,手机,颐和园,图片欣赏-北方. |
2007-10-20 blogchina.com |
雪中颐和园 冬天的颐和园,冷飕飕,灰蒙蒙的,本没有什么看途;可是因为下雪,大自然给它披上了银装,所以增加了这座皇家园林的色彩和趣味。 去年12月底的一场雪后,我和妻想到应当去看看雪中的颐和园。 我们从颐和园北宫门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苏州街。站在桥上俯瞰,苏州河没了踪影,桥下是一片白茫茫的冰雪。冰雪覆盖着的苏州河的两岸,蜿蜒起伏着不见尽头的仿古建筑,酒肆茶楼的招牌帘子被冰雪冻着,寒风吹来也不飘动。 踏着积雪,我们小心翼翼地登山,这里是颐和园的后山,层层叠叠的西藏佛教建筑有了难得的白雪衬托,更加显出宏丽。俯瞰昆明湖,记得在以前晴好的日子里,十七孔桥清晰可见。如今只有白茫茫一片,阴沉沉的天低低地压在 我们翻过山,从一条斜道下山,一路上看到园林工人们在扫雪。游人常走的山道已经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所以我们走到山下一点不吃力。 万寿山上游人寥寥,山下就热闹多了。举着小旗子的导游不快不慢地前后走动,戴着印有旅行社标志帽子的团队,一帮帮地从我们面前走过。不时有三三两两的老外夹杂其间,有的是全家出动,有的与中国人一道叽里咕噜说着什么。在“云辉玉宇”牌楼前,我看见一个高鼻凹眼的青年男子背着一个长方形的大包走过来,正不知背的是什么,等拢来才看清楚里面是一个孩子。孩子的头和身体全被包裹着,只有脚从两边的空挡里伸向外面。这些外国友人似乎兴趣盎然,不时驻足摄影或者观望。 雪,让所有的游人兴奋不已,到处可以听见人们喜悦的说笑声。昔日挤满游人的长廊,今天竟然空荡荡的。本来可以走长廊的游人,几乎都选择从长廊外步行。于是我们才能够非常悠闲地观赏长廊上的绘画:比如蒋干盗书 、牛郎织女、桃园结义、画龙点睛,等等,等等。 雪中的昆明湖一片白,著名的十七孔桥,由于阴云和雾气,连影子也看不见。湖面的冰结得不厚,有些地方还是水域,这使得湖上显出与雪白不同的灰暗色。冰厚的地方就有些勇敢者在那里滑动。整个颐和园在白色和灰色之中,唯有许多女人的红色羽绒大衣,像火焰一样在白色和灰色中燃烧。 单是冬天的颐和园,肯定少了生气。试想在飕飕寒风中,看到的尽是灰暗和枯黄,能有多大兴致?所以,雪让我们十几年后再次跨入北京这座最著名的皇家园林。 雪中的颐和园,是不是要比平时更多一点情趣? 从颐和园的北宫门进去,抬头看到的是西藏佛教建筑群。上山的石阶通道,已经被保洁工人门打扫得很干净。 颐和园后山是佛教建筑群,独特的平面布局,奇异的建筑立面,强烈的宗教色彩,给游人带来莫名的神秘感。雪中的寺庙因为游人少,更显清幽,黄色与土红色的墙壁,衬上白色的冰雪,于肃穆中又多了一份纯净。 颐和园有条苏州街,乾隆年间称为“买卖街”,专供清朝帝后妃嫔游逛的商业街,1860年被焚毁,1990年在原址复建。平日里这里人声鼎沸,游人如织。因为下雪,店铺没有营业,所以这里成了寂静无声的仿古建筑陈列。 著名的石舫(也称清晏舫)静静地伫立在冰雪的昆明湖上,雪给石舫镶上了洁白的银边。一切彷佛凝固了,凝固的立体画,无言地诉说着人们听不见的古老的往事…… 冰雪覆盖着昆明湖,冰雪上活跃着勇敢的年轻人。 平日里喧闹拥挤的长廊,一场大雪,700多米的空间竟然人迹全无。游人们宁可走在雪地里也不愿从长廊走过,并非是冷落这处世界闻名的宫廷建筑,实在是雪中的颐和园多了许多平日难遇的雪景啊。 这位外国朋友背着孩子好奇地四处张望,他一直不停地走在中国最有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里,不知他的孩子能不能记住这个冰雪的日子? “云辉玉宇”牌楼立于湖岸,是排云殿的起点,也是万寿山南北中轴线与长廊东西中轴线的交汇点。前可以仰望排云门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后可以纵览碧波荡漾的昆明湖。是游人必游之地。现在冰雪把颐和园装扮成红妆素裹的银色世界,这里更是游人留影的好去处。 威风凛凛的铜狮子,在白雪的映衬下更加威武了。 颐和园里多奇石,奇石多是太湖石。太湖石瘦皱漏透,形态奇特。雪,也装点着奇石,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 雪后的颐和园,到处忙碌着保洁工人的身影。是他们为游客带来安全和方便。 大雪中,颐和园的松柏依然苍翠。雾气蒙蒙的天,登高隐隐可以望见的部分佛教建筑。 从园中园的大门仰望,能够看到万寿山上的佛香阁。雪中看到的佛香阁,朦朦胧胧,从上至下的楼台亭阁,重重叠叠,黄色琉璃瓦被冰雪遮掩,与平日里所见另是一番风光。 370)this.width=370"> 颐和园里遍布亭台楼阁,冰雪吸引游人到外面自由观赏雪景,亭子里反而无人光临。 370)this.width=370"> 颐和园的管理以人为本,这座桥上,工人正在放置防滑提示牌,整个桥面,一半铺设了红色地毯,另一半也已经把积雪清扫干净了。 北宫门入园
|
转自:http://chenrenjiang.blogchina.com/viewdiary.18399139.html42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