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颐和园游记 |
[游记]颐和园游记 |
2007-10-29 sina.com.cn |
颐和园,算上这次大体上去过四五次了,比起我教的那个韩国人,竟然还少些。 到达颐和园时已近十点,人潮渐涌,不得不感叹中国园林艺术文化的无敌魅力... *仁寿殿 十柱九间式的大殿,灰瓦,传统木质结构的房屋,极具中国特色。 对于中国的传统建筑,我总有那么一些敬畏之情,感觉那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是某种旧制度的实体。敬的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早在几百几千年前,就有如此高妙的建筑艺术;畏的是,那样广大而沉重的建筑品,与封建制度的结合是如此完美,只是静静伫立在那里的一个建筑,就能让人感觉到帝王无上的尊严与权威,权力的压制与强迫。 *知春亭 这是整个颐和园中观景最佳的几个地点之一。知春亭本身并没有太奢华复杂的美丽,但亭外紧邻昆明湖水的地方,却是个视野极佳的地方。正对东宫门的仁寿殿抑景,而这里便是扬景。抑扬结合的景色,形成感官上的鲜明对比。 除此之外,从知春亭向外望去,环视360度,处处皆景,此谓得景。 眺望西山,水山天皆成一色,远景中景近景皆具。借西山之景于园中,形成开阔的视野,巧妙地将园外的景色与园中景色结合在一起,整体协调一致,丝毫不显突兀。 湖面垂柳,湖中游船,湖对岸的杨柳依依,树木掩映后的玉泉山,玉泉山后隐约可见的西山群山。远远望去,就是一幅极具中国味道的浓墨重彩的山水图卷。 *长廊 以排云门为中心的长廊是颐和园中绘画艺术的完美体现,此处采用了中国园林艺术中的框景手法,将长廊划分为若干小的区域,而又不是整体之感。每走几步,便是一景,廊中彩绘皆有典故。绘画艺术的精美程度令人拍案惊绝。 *佛香阁 智慧海,佛香阁,排云殿整体构成颐和园中的中轴线。远望,金色琉璃瓦的屋顶连成一线,辉煌灿烂。岸上景观倒映于湖水之中,虚实结合,气韵自然天成。 智慧海内供奉文殊菩萨,以示智慧之意。佛香阁内供奉千手观音。佛教色彩浓厚深沉,庄严肃穆之感油然而生。 *耕织图景区 这里环境清幽,与其它地方的皇家气质截然不同,一派江南田园风光。仿苏堤而建的西堤,将湖水分为内外两部分,有种与世隔绝的惬意。 西堤六桥皆有典。最为让人惊艳的自然是玉带桥,亦称罗锅桥。虽然这次赶上桥下的湖底整修,没有水,因而没有见到“玉带”,但其夸张的建筑角度,也堪称一绝。 *后山 香岩宗印之阁与四大部洲皆是佛教建筑,香岩宗印之阁内奉三世佛,即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十八罗汉分侍两边。与前山的佛香阁智慧海相辉映,构成统一的一体。 谐趣园则是江南水乡的典范。知鱼桥的典故,又让人向往。 生活在北京,看多了各种大大小小的皇家园林建筑,在每一处都能找到其他地方的影子,而每一处亦有自己独特的有别于其他的地方。颐和园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与皇家园林,它带给我们的,除了惊艳,还有更多震撼,对美丽的向往与追求,对历史的思考,对生活的挖掘... 还是那句,不得不感叹中国园林艺术文化的无敌魅力...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b9187fc01000brw30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