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6路公共汽车把我们从菜户营直接拉到颐和园北门。天阴晴不定。同伴美女虹、帅哥游的兴致颇佳,表情有如宣武区路边早餐摊档买吃的煎饼,温暖而富有亲和力。帅哥游与一切多情的男人一样,对女性尊重、喜爱、体贴,要说不同,就在于他把这些情愫用行动表达得比别人更热情、细腻、突出一点。虹喜欢游玩,暴走长城、故宫,她始终在的。她说:“我不喜欢像他们那样,把周末花在公寓里。以后出来旅游,你们记得叫上我!”她说的他们,是其他几个可能现在还窝在公寓房间被窝里的几位同学。而她说的你们,就相对势力孤单,只一个游,一个我。 “三山五园”之一的颐和园,一天是游不遍的。我们不在苏州街多作逗留了。开始爬陡峭在苏州河南岸的万寿山。万寿山据说叫瓮山,清乾隆帝以给太后祝寿名义修清漪园时改名。又据说昆明湖从前就叫瓮山湖,开园之前,就有荷艳湖中香飘瓮山的美妙景境,由是当年瓮山是文人雅客野游的佳地。我有些不喜欢万寿山这个名称,好恶俗。我因此也不觉得万寿山如何美丽,无非乱石岗的乱石间散落了许多殿堂佛塔。看看虹和游,他们也不似在苏州街那样兴致盎然。我们匆匆翻越山头。 “画中游”,大抵言触目皆画的意思,是园林建设借景手法的得意之笔。昆明湖船影游弋,动人心神。虹、游似乎都无逗留之意,直望山下走。 1750年由乾隆建造的清漪园,给清皇族王子后妃们带来欢愉的同时,也让远观的后人觉得郁闷乏味,更分明是清王朝的一部屈辱历史。它1750年建成,1860年就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再行重建,并尽忘前耻取“颐养太和”之意,改名清漪园为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到1900年,颐和园复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至1903年再告修复。 “我们乘船游湖吧。”虹说。我们上了一艘庞大的机动游船。也许是游船要接待的人太多,也许是赚银子心切,游船开的飞快。我们从东堤至石舫,又从石舫到南湖岛,有被绑在箭上的感觉,一眨眼就到岸,一丝游湖的优游惬意也没有。虹嘟哝似有恨意。我心里哑然失笑,为昆明湖里游船的急性子。 岩嶙峋,林木茂秀。高筑在临湖石矶上的涵虚堂,是当年皇室人员赏月的地方。视野开阔,湖面在下,瓮山在望,果然好个赏月境地。转过去还有一座建筑,是皇室祈雨的龙王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