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京之行颐和园 |
[游记]北京之行颐和园 |
2008-04-10 live.com |
5/29/2007 北京之行----颐和园 昨天跟我在天坛认识的姐妹(下面称为罗姐)约好6点在前门站台等着去颐和园,所以起了个大早,打的到了前门.早晨的前门显得很宁静,很少的人从前门走过. 乘了一个半小时的公交车终于来到了颐和园的门口,门票联票60元,前门上面写着仁寿殿. 一进门就见竖立着一块很大的寿石,后面是一个四不象的铜像.听导游说这是空心的,每当慈嬉上朝的时候,就命人在里面点香,烟从龙嘴中吐出。 前面就是文昌阁,旁边还有一个文昌殿,里面现在都陈列着瓷器啊什么的古董。 经过上面所见的文昌阁就到了一个可以环视颐和园美景的地方,我和罗姐在那边逗留了将近半个小时,那天的太阳基本没有露面,所以有的只是微风徐徐吹过来,舒服得都不想离开,然后看远方的风景,也是美不胜收。看,远处的十七拱桥。 这边可以看到仁寿山的全貌,在蒙蒙的天气中别有一番滋味. 还有一些是我这次没有到过的地方,但依稀可以看到一些美景.咳,颐和园很大,我想下次有机会,还是要去玩一下. 对了,看到龙舟了,赶快前去合个影. 继续往前走,通过看到的十七拱桥,其实连接的是一个湖中岛,听说当时在挖颐和园的这个人工湖,把挖出的泥沙堆建了这个岛,然后把西湖边上的龙王庙给搬过来,然后寓意给百姓祈雨的. 后来发现上了岛后居然是此路不通,没办法只能折回,然后去了慈嬉日常生活的地方.听说慈嬉每顿饭要一百四十八道菜,其中有菜有水果有点心,需要七十两银子,相当于当时清朝一个村的人一个月的口粮.咳!太奢侈了.在她前后两个殿中间有一块巨大的太湖石,是在太湖底下经过常年的风沙冲击而成的,曾经有个人买下了这块石头,但是却在运回家的途中耗尽家产.后来乾隆知道后,几经周折才把这块巨石运到了京城. 终于发现人好多啊,于是赶紧出来赶到下个点,开始爬万寿山.因为怕走阶梯,然后挑了一条小路垂直的上山了,好在山不是很陡,但是也是上了后山. 后山发现了很多类似云南的白塔一样的东西,因为一般香火都在最高处,聚香阁也不例外. 没办法既然走到了后山,只能一点一点的往前山去,看到了一排的斜梯,真的很漂亮. 从排云亭的前门出来,才发现了排云亭的层次.不免拿起相机再来一张,不过好象没有照全,而且居然还照了个陌生人.呵呵!没办法,有的地方都要排着队伍照相呢.中国人多啊! 出来后翻翻门票,才发现漏去了一个地方,叫做苏州街.想想好歹来一趟,总要走全了.所以又开始往后山绕,到了才发现原来就跟苏州的古镇一样,是个小桥流水,两旁是许多商家.一直没有吃东西,突然苏州街上有人叫卖的,过去点了一份酒酿元子,还是没有苏州的正中啊.旁边坐了两个韩国美女,等上菜的时候问我是什么地方人,我哑然失笑,苏州人跑北京的苏州街吃东西,不知道作何感想. 眼看快要结束行程了,跟我那个罗姐来了一张合影.好歹两个人能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结伴而行也是一种缘分.我是一个比较随性的人,所以总在一个人漂流的时候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不知道是不是一种本领,也是一种幸福.呵呵. 本来决定之后去雍合宫的,但是因为北京的景点一般关门都比较早赶不上了,所以听出租车司机介绍去了万寿寺拜佛了. 晚上接近八点的车返回苏州,结束了北京之行.
|
转自:http://fyhyvonne.spaces.live.com/blog/cns!5ecf43d827038efb!494.entry30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